第一百四十章(第2/3頁)

聞言,甘慶神情微變,認真回想片刻,發現不尋常之處。

“戰法!”

“戰法?”

“不錯,正是戰法!”甘慶握拳置於膝上,上身微微挺起,沉聲道,“兩軍相遇,本該戰車先行。越改為箭襲,佐以飛石,令我麾下方寸大亂。其後再以戰車沖撞,刀盾兵擊殺。我觀其軍中還有騎兵,九成是在仿效晉軍。”

仿效晉軍?

沉吟片刻,甘究搖了搖頭。

“晉國滅鄭是冬日發兵,且以騎兵為主。越軍戰法或參考晉軍,絕非全盤照搬。”

話到此處他頓了頓,突然間想到粟黑,那名公子項身邊的門客,眸光微冷。

“晉侯在上京數載,始終名聲不顯,歸國後鋒芒畢露,一戰滅鄭,使得天下震動。楚越相爭多年,越侯遇刺中毒,越國本該生亂。不承想神來一筆,公子煜與晉侯定下婚盟,攪亂整個局面。”

越國與晉國結盟,兩強守望相助。晉侯又在西境主持會盟,越國朝堂平穩過渡,楚國形勢變得不妙。

經過深思熟慮,公子項決定與公子弼會面,專為牽制晉國,騰出手來伺機襲越。

屯兵邳城是為先手,既是震懾也是試探。

換做越侯在位,定然謹慎行事,極可能也在邊境屯兵與楚拉鋸,不會輕啟戰端。公子煜行事出人意表,打破兩國間的慣例,直接對邳城發兵。

“我至邳城下,越人口口聲聲楚刺越侯,證據確鑿。松陽君更言楚欲喪期發兵,實乃無惡不作。”甘慶低聲道。

甘究捏了捏眉心,擡手止住他的話。

甘慶不清楚,他卻心知肚明,越侯冬獵遇刺,背後確有楚的手筆。此事上京也有插手。當時的目標不僅是越侯,還有公子煜,可惜失手。

這件事不是秘密,大氏族都一清二楚,只是不能宣於口,遇到質疑還要矢口否認。

至於喪期發兵,絕對是無稽之談!

楚的確蠻橫霸道,自楚共公之後屢有放肆,但非魯莽無智。喪期出兵冒天下大不韙,除非有必勝把握,絕不會輕易去做。

有成例在先,鄭在喪期出兵激怒晉人,被晉孝公打得落花流水,戰後國力一落千丈,再沒能恢復鼎盛。

楚國氏族不守禮,非是無腦。

何況公子項奔赴歷城,群龍無首,豈會擅動刀兵。

甘究越想越是頭疼,看向對面的甘慶,不免嘆息出聲。

“大兄為何嘆息?”

“我嘆公子煜兇狠,手段詭譎莫測,越軍變化必同他有關。依你所言,攻邳城恐不為疆土,是為將消息傳檄天下。”甘究再次嘆息,對公子煜心生佩服,更多則是忌憚,“料定先機,斷而敢行,且與晉同盟,日後必為公子大敵!”

“攻邳城是陷阱?”甘慶終於恍然大悟。

“不錯。”

“那該如何是好?”甘慶面有急色。派出援軍就落入圈套,不派兵地話,難道眼睜睜看著邳城易手?如此一來,楚國上下豈非淪為笑話?

“這是明謀,無解。”不同於甘慶的焦急,甘究猜出背後用意,明白焦慮無用,心態反而平穩。

“大兄不急?”

“急也無用。為今之計,只有等。”

“等?”

“不錯。”甘究點點頭,手指輕敲膝蓋,沉聲道,“如我所料不差,消息至歷城,公子定會有旨意下達,目前只需等待。”

公子項擊敗諸多兄弟,得以大權獨攬,不日將取代父親登上君位。他需要展示出更多力量,足夠強勢,才能讓所有氏族心服口服。

“兩國交兵,實則上位者角力。公子項需勝,不勝也要不敗,否則國內又會生亂。”甘究看得明白,道出可能的後果。

話音落地,他忽然間頓住。

莫非這才是公子煜的用意,讓楚國再度生亂?

思及此,甘究終於變了臉色。

沒有再理會滿頭霧水的甘慶,他迅速鋪開一張絹,提筆寫成秘信,召心腹入帳,命令道:“務必將此信送到公子手中!”

“諾!”

心腹領命,轉身離開大帳。

不多時營門大開,數騎快馬魚貫行出,蹄聲猶如奔雷,在夜色中疾馳而去。

大營外,一片茂密的草叢中,幾叢草葉微微搖晃,短暫發出聲響,很快又歸於寂靜。

空中雨雲堆集,一道閃電劃過,雷聲轟鳴。

豆大的雨珠簌簌墜落,很快連成一片,勢成瓢潑。

邳城外,松陽君聽完斥候稟報,立即寫成書信,命人連夜送往禹州城。

飛騎冒雨出營,城頭楚軍眺望一眼,很快又收回目光,蜷縮進藏兵洞,抓緊時間養精蓄銳,準備迎接下一場鏖戰。

電閃雷鳴,邳城被大雨籠罩。天仿佛開了一道口子,紫紅色電光砸落,雨瀑飛流直下。

數百裏外,禹州城同在落雨。

雨水潑灑越侯宮,雨珠打在屋頂,順著屋檐滑落,連成晶瑩的水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