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2/3頁)

幾人驚訝不已,各種猜測浮現腦海。

一人接近巷口,不小心泄露痕跡。走在馬車旁的侍人立即覺察。其中一人稟報馬塘,得到指示後,召集兩人舉著火把離開隊伍,前後走近小巷。

“不好,速走!”

侍人越來越近,探子連忙打出暗號。

腳步聲穿過黑暗,六道身影快速消失在窄巷盡頭。

“沒人?”

窄巷狹長,三名侍人舉著火把照亮,從巷頭走至巷尾,沒有任何發現。

“我就說你是多心。”一名侍人舉起手臂,火光照在窄巷盡頭的石墻上。他曲起手指敲了敲,證明墻已經封住,不可能推開,“眼見為實,這裏沒法藏人。”

“今夜不太平,還是小心為上。”另一人說道。

“說起不太平,”第三人擡頭向前望,確定隊伍已經越過巷口,才神秘地壓低聲音,“公子弦引眾怒,你們說君上會不會驅逐他?”

“何止要驅逐,八成還要問罪。”最先開口的侍人平舉左手,在脖頸前劃過,“我當時在一旁伺候,聽得真切,公子弦送出兩城結盟,一城賦稅不在他手,另一座還被楚國占了。這樣的算計,分明是毫無誠意,君上豈會不怒。”

“真是膽大包天,當晉可欺!”

侍人們一路閑談,一路走出窄巷。

三人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火光逐漸遠去,藏匿的探子陸續現身,各自交換眼神,為方才聽到的一切震驚。

“齊晉要結盟?”

“未必,應是投奔。”

“兩城,一在我國之手,莫非是歷城?”

“城池本屬齊國,若能名正言順歸入我國,必是大功一件。且還有一城,未必不能得。”

幾人想到一處,不約而同心中火熱。

“事不宜遲,速報國內!”

六人達成一致,當即分頭行事。

四人繼續盯著驛坊,重點盯牢公子弦。其余兩人返回下榻處,寫成秘信放飛信鳥。

遇到緊要情報,探子習慣未雨綢繆,為防發生意外,絕不會獨自行動。

信鳥振翅飛向夜空,消失在兩人視野之外。

“走,去匠人坊。”兩人沒有在居處久留,迅速換上一身衣物,先後走出院門,趁夜色潛入匠人坊。

他們自以為行動隱秘,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早有影子尾隨在後。

來到坊前,兩人找到一面斑駁的坊墻,確定位置無誤,一人警惕四周,另一人輕輕敲擊墻面。

暗號發出之後,兩人附耳墻外細聽,墻後悄然無聲,許久沒有出現回應。

兩人等得心焦,不免心生猜測。

“莫非錯了?”一人說道。

“不會錯。”另一人擡起頭,一雙細眼閃爍冷光,“還有魏人藏匿匠人坊,晉人沒有抓盡。我昨日在城內發現魏人的暗號,約定今夜在此相見。”

“如果人不來,該如何?”

“那便密告晉人。”細眼探子陰狠道,“不能為我所用,留之無用。斬草除根也能震懾魏君,不可對楚有二心。”

“理應如此。”

兩人說話時,墻後終於傳來腳步聲。

“來了!”

兩人同時精神一振,著急站起身,疏忽蹲了太久雙腿發麻,扶著墻方才站穩,沒有在墻外跌倒。

腳步聲越來越近,停在墻後片刻,自墻頭拋出一條繩子。

楚國探子對視一眼,沒有借繩索進入坊內,而是要求對方現身:“出來。”

墻後陷入沉默,想是察覺到不對。

楚人不耐煩地拽動繩子,語帶威脅:“再不出來,休想活命!”

大概是威脅生效,伴隨著一陣窸窸窣窣聲,一道身影出現在墻頭,抓著繩索翻過土墻,站定在兩人面前。

荊釵布裙,腳上套著草履。臉龐臟汙辨不清五官,僅能從幹枯的手指判斷,眼前是一名老嫗。

“難怪。”

楚國探子恍然大悟。

晉人大張旗鼓搜查百工坊,將坊內翻得底朝天,仍未抓盡魏國的探子,原因竟是如此。不是主事,不是匠人,也不是健壯的奴仆,而是一名毫不起眼,尋常根本無法接近武器的老婦。

“你們是楚人。”老嫗開口,聲音粗噶。

“不錯。”心知時間不多,楚國探子無意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晉弩的圖,交出來。”

“我不知有圖。”老嫗矢口否認。

“交出來,否則取你頭顱。”楚國探子從腰間拔出短刀,抵住老嫗的脖頸,兇神惡煞道。

“莫要殺我,我真不知。”老嫗低聲哀求,趁兩人不備,擡手拔出頭上的荊釵,快如閃電刺向一名楚國探子。

探子大吃一驚,匆忙間閃躲,仍被鋒利的尖端劃破眼角,只差些許就要刺穿他的眼球。

“你?!”

探子勃然大怒,揮刀砍向老嫗的脖頸。

老嫗矮身避開攻擊,就地翻滾,同時張口大喊:“奸細,抓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