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第2/3頁)

“奇怪。”

晉同齊的關系素來一般。

兩國不接壤,中間隔著大大小小十多個諸侯國,除非天子下旨征討,發生戰爭的概率微乎其微,互相遣使並不密切。

身為大國,兩國都曾主持會盟,但無一例外,都不曾邀請彼此。

晉越結盟抗楚,多年來不曾改變。

齊同楚和越各有齟齬,選擇同後起的強國吳聯盟,將楚、越夾在其中,形成犄角之勢。

夾在大國和強國之間,多數小國不得不朝三暮四,左右搖擺以保全自身。唯有魏國特立獨行,死心塌地跟隨楚國,成為一股清流。

沒有任何征兆,齊國突然來使,著實出乎林珩預料。

想到此前掌握的消息,他合攏竹簡置於案上,對馬塘說道:“今日天色已晚,不便召見來使。你親去城內,引公子弦往驛坊好生安頓。”

“諾。”馬塘領命,躬身退出大殿。

天空中烏雲不散,雨成瓢潑,始終不見減小。

馬塘命人去找馬桂,又在殿外做出安排。確保諸事妥當,他叫上身邊的小奴,帶上兩名宮仆,冒雨離宮去迎齊國一行人。

殿門再次關閉,短暫掀起的冷風搖晃燭火,燈芯被壓縮,某一刻幾要熄滅。

燈光忽明忽暗,墻上的影子拉長扭曲,變幻莫測,正如智淵四人此時的心情。

林珩推開沾上雨點的竹簡,打開木盒,取出放在盒中的小弩,觀察片刻試著拆卸。起初動作稍慢,待到掌握訣竅,他的速度越來越快。

智淵四人聽到聲響,一起擡頭望去。

就見林珩擺開拆卸的零件,單獨取出箭匣,又從案旁拿出另一具弩,同樣拆卸箭匣,前後拋給智淵:“可能看出不同?”

乍一看,兩具弩有九成相似。一番拆卸之後,林珩發現魏人在弩上做過改動,尤其是兩只箭匣,存在顯著區別。

智淵接住拋來的箭匣,智弘距離最近,探頭看一眼,驚呼道:“連發十矢?”

“不錯。”林珩單手撐在桌面,另一只手撥動拆卸的零件,一下接著一下,零件互相碰撞,不斷發出脆響,“魏國匠人的確了得,仿造強弩,十矢連發。不過勁力不夠強,只能近身刺殺,無法做軍陣之用。”

“魏附庸於楚,兵勢不強,卻以打造兵刃聞名諸國。楚室藏有九把神兵,半數出自魏國。”智淵分析林珩言下之意,推斷國君沒有徹底疑心智氏,驚悸有所減輕,卻未完全放心。

一日不找出罪魁禍首,智氏就擺脫不了嫌疑,做不到安枕無憂。

“弩非短日制成,泄秘或早於伐鄭。”林珩坐正身體,拿起桌上的零件,重新開始組裝。

聽到這番結論,智弘三人的心提到嗓子眼。智淵卻不動聲色,擡眸看向林珩,耐心等待未盡之言。

“我給外兄的圖和百工坊存有差異。魏人仿制的弩更接近百工坊所造。”林珩動作極快,兩具弩並排擺在面前,同樣閃爍烏光。

智淵起身走上前,遞上兩只箭匣,看著林珩安裝到弩上。

“君上有何打算?”

“查,抓,殺。”

伴隨著兩聲脆響,箭匣扣上弩身。

林珩平舉強弩,弩鋒正對智淵。只需扳動手指就能釋放弩矢,當場取走他的性命。

看到這一幕,智弘不禁捏了一把冷汗。智陵和智澤臉色驟變,控制不住開口:“君上!”

反觀智淵,直視林珩面不改色,泰山壓於頂仍能方寸不亂,從容自若。

“智卿,事交於你,何如?”林珩語氣溫和,漆黑的雙眸仿如深淵,窺不出絲毫情緒。

“君上信任,智氏束手聽命。”智淵疊手下拜,神情肅然。

“有外大父此言,寡人高枕無憂。”林珩放下手中的弩,起身繞過桌案,親自扶起智淵。臉上笑容溫和,半點不見之前的森冷。

他的視線掃過智弘,又落在智陵和智澤身上,笑著說道:“外兄受驚了。”

“臣不敢。”智陵和智澤連忙俯身。

智淵看向兩個孫子,隱隱皺了下眉。同智弘對視一眼,目光又轉回到林珩身上,贊賞和忌憚交加,情緒異常復雜。

多智近妖。

在氏族之中,智陵和智澤稱得上英才。在國君面前,兩人就相形見絀,才智心性都難以企及,還需更多磨煉。

“天色不早,雨大風急,外大父早些歸家。”林珩笑道。

“謝君上關懷。”智淵疊手再拜,起身後離開大殿。

智弘三人緊隨在後,一路行至丹陛下,忽見前方身影停住。

“父親?”

“大鵬展翅,一息鵬程萬裏。蛟龍出水,倏忽間踏雲天際。饕餮之腹無底,張口能吞日月。英主降世,晉必重現烈公盛世,霸天下!”智淵站在雨中,任憑雨水打在臉上,發出一陣暢快的朗笑。

笑聲穿過雨幕,融入雷鳴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