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3頁)

仆婦轉身離開,腳步聲消失在門外。

蓮夫人沒有著急開口,而是繼續用自己的半碗飯。直至吃完最後一粒粟米,吐出兩顆沙子,她才起身走向先玉,坐到她身側,低聲道:“你果真不想活,連唯一的血脈也不要了?”

先玉的神情依舊麻木,手指卻輕微動了動。

“先氏族誅,你心存死志,本是無可厚非。可你想過公子享沒有?他尚且年幼,出繼為臣,身邊沒有一個長輩,今後該怎麽辦?”

“先氏獲罪,我死,我子才無牽扯。”先玉終於有了反應。由於長時間未開口,聲音變得沙啞。

“無牽扯固然好,也要他能長大。”蓮夫人俯低身體附在先玉耳邊道,“君上是何性情,想必你也看清。想讓你的兒子活著,你死無用,需得設法討好一人。”

先玉眸光微閃,手指一點點收緊。

“公子珩必為世子,也會是晉國的國君。”蓮夫人的聲音更輕,喃喃細語流入先玉耳中,“比起我,你在宮內時間更久,必然知道得更多。你見過正夫人,也經歷過當年事。無妨想一想,什麽才能讓公子珩心動,樂意庇護你的孩子。”

“你為何幫我?”先玉凝視蓮夫人,目光充滿審視。

“我非善人,今日提醒你是為家族尋一條後路。”蓮夫人坦然道出目的,沒有絲毫遮掩,“若公子享能得未來國君庇護,有幸得一塊封地戍守在外,請調毒氏同行。”

公子珩未來執掌大權板上釘釘。

蓮夫人心中明白,以她的所作所為,毒氏不被抄家滅族也不會受到重用,遲早淪落到氏族邊緣。

宮內有毒氏的耳目,時機寶貴,稍縱即逝。趁傳遞消息的渠道尚未斷絕,她必須給家族尋找後路,彌補自己鬼迷心竅犯下的過錯。

公子享不是最佳選擇,但最有實現可能。

“我要想一想。”先玉說道。

“先吃飯,吃下去才有體力。”蓮夫人端起陶碗,作勢要喂她。

“我自己來。”先玉撐起手臂,掙紮著坐起身。臉色依舊慘白,容貌憔悴,所幸不再死氣沉沉,總算有了幾分活人的樣子。

蓮夫人遞過陶碗,見她拿起木勺,挖出半勺送進嘴裏,才放心地舒了口氣。

“我事發之前,長樂殿曾派人往南殿。”

“鹿珍?”先玉動作微頓。

“聽聞公子原同公子長割席,鹿氏有意同有狐氏分道揚鑣。為公子享爭取需得盡快。”蓮夫人提醒道。

“我明白。”

兩人說話時,時間過得飛快。

天光大亮,一陣蒼涼的號角聲傳來,伴著隆隆鼓聲響徹肅州城四方,匯聚在宮殿上空。

“祭祀。”

身為氏族成員,兩人熟悉祭祀章程,也曾參與其中。然而祭祀當日也是先氏被送上法場的日子。

蓮夫人看向先玉,後者停頓片刻,很快又拿起木勺,將剩下的粟飯送入嘴裏。一口接著一口,嚼也不嚼,連同沙粒一起咽入胃中。

正殿前,林珩身著黑袍,頭戴玉冠,恭身肅立在台階上。

在他身後,氏族分兩班站立,長袍闊袖,領口袖擺刺繡家族圖騰。腰間束帛帶,帶下垂掛玉飾和金印。

宗和祝不在隊伍中。

兩人提前守在祭台前,都是徹夜未眠。

城內祭台共有三座,一祭天,一祭地,一祭鬼神。

宗守天祭台,祝守地祭台,另有蔔守鬼神祭台。

十名巫從鄉邑趕來,入城之後直奔祭台。

巫披發赤足,手持骨杖,脖頸、腰間、手腕和腳踝纏繞骨鏈。頭上壓著野獸的顱骨,眼窩漆黑,利齒森森,伴隨著巫發出的叫聲,無不令人毛骨悚然。

號角聲持續不斷,蒼涼亙古。鼓聲震耳欲聾,氣勢磅礴。

林珩在殿門前疊手,高聲道:“請父君宣祭文,敬天地,祀鬼神。”

在他左右的台階上,晉侯的子女有序排開,除了閉門不出的公子長,連年幼的公子和女公子都盛裝在場。

林珩三請之後,禮樂聲奏響。

做先民打扮的樂人敲擊編鐘,清脆的韻律融入鼓聲和號角,隨即加入笙瑟之音,響遏行雲,傳出宮廷之外。

城外燃起篝火,三座祭台上銅鼎佇立。

犧牲擺放在台下,只待晉侯和林珩出現,親自奉獻給祖先神靈。

城池另一端,繩索捆綁的先氏族人走出囚牢。乍一見陽光,所有人被刺得雙眼流淚。日夜困在陰暗的牢室,他們竟不習慣光明。

“走。”

甲士挺起戈矛,囚犯隊伍緩慢前行。

赤裸的腳掌踩上地面,後者踏著前者的腳印,一步一步邁向刑場。

正殿門敞開,身著袞服的晉侯終於現身。

他站在台階上,居高臨下俯視群臣。看向林珩的樣子不似父子,反倒像是在敵視仇人。他記得自己病發時的情形,也記得林珩當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