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 以為是個演出其實是個面試;以為是個面試其實是個教學。(第2/3頁)

再加上系統本身“超越時空”的屬性,谷小白對時空的認知方式,都已經和普通的人類不太相同。

而音樂是什麽?音樂是空間中的波形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

谷小白對音樂在空間上分布的了解已經超過了普通人,細化到了對每一個泛音了若指掌,經過精細的計算和控制,他可以制造自己想要制造的任何一種泛音和音色。

而谷小白對音樂在時間上的理解,更是超出普通人類一個維度。

所以他的演奏方式,也是完全離散的。

或者說,他是以超越線性時空的方式連續,而並非普通人的那種“連續”。

正如人類站在地面上,若是有一個二維生物,生活在地面這個平面維度之中。從他的二維維度觀察人類,就只能看到兩個腳印。他們會認為,人類就是“兩個腳印”。

普通人對音樂只能感知到它的“兩個腳印”,而谷小白卻可以看到它的全身。

這中間的微妙差別,太微妙,微妙到普通人完全聽不出來,但從理論上是天壤之別。

而且二胡本身只有兩個弦一把弓,看他的演奏方式,也沒有當初看“古箏”時那麽明顯。

所以整個小提琴界,甚至整個拉弦樂器界,都沒有幾個人覺察到,遠不如當初古箏界的反響大。

許多人只覺得他的技法比較不規範,有個人特色而已。

只有埃斯科巴這種真正已經窮盡了普通技法的極致的人,才敏感地感覺到了。

而他也是在自己真正嘗試訓練過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這中間的差別。

“有意思……”谷小白真的沒想到會有人走自己這條路。

這條路,對普通人類來說,真的是“邪路”,不可能成功的。

但埃斯科巴竟然真的成功了。

雖然完全說不上完美。

那一瞬間,谷小白的內心深處閃過了一種莫名的狂喜。

孤寂了那麽久,在音樂這條路上,終於有人了解了自己那麽一點點的狂喜。

他手中的琴弓動作幅度略微大了一點,讓埃斯科巴更能看清自己的手部動作。

埃斯科巴的眼睛一亮。

谷小白這是在……教學了?

這不是在面試嗎?竟然當場開教?

以為是個面試,其實是個教學?

舞台上這一切,如此的奇特,但對現場的觀眾和全世界絕大部分的觀眾們來說,都完全不存在。

他們現在還沉浸在谷小白和埃斯科巴的演奏之中。

不知道為什麽,明明同樣是器樂,谷小白和埃斯科巴的演奏,卻格外有畫面感有感染力。

閉上眼睛,似乎就完全代入到了谷小白的心境之中。

當然,這是現場的效果,大部分的電視前的觀眾們,因為中間的信號和播放,損失了太多的細節,感受並沒有那麽深。

他們的關注點在其他地方,譬如為什麽這首歌叫做《北大西洋狂想曲》。

這個名字和北約有什麽關系嗎?畢竟北約的名字就叫做“北大西洋公約”啊。

果然是在諷刺北約的那個艦隊吧!

在埃斯科巴的琴聲響起時,舞台下方,又有一行文字慢慢浮現了出來。

“第一樂章 別離。”

之前,那歡快的跳躍的二胡,只是一段序章。

正如遇到系統和小蛾子之前的谷小白。

生活如此的單純和懵懂,只有學習和物理。

他拼盡全力和付文耀競爭校園百子,雖然不一定當時就很占優勢,但隨著他的記憶宮殿日漸穩固,他的後勁會越來越強,終究會再次超越所有的競爭對手,成為校園百子的最強競爭者。

而之後的軌跡,也一眼可見,碩士、博士,發表論文,在某個領域做出自己的成就……

雖然中間會很曲折,但他終究會出人頭地,也會讓自己的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這一切,在遇到了一個人之後,完全變了。

舞台上,谷小白的琴聲變得激烈了起來,動蕩不安。

得到了系統的小白,生活變得不在平淡,而多了許多的激蕩。

而另外一邊,埃斯科巴的小提琴,震顫卻又堅定,正如遇到谷小白之前的小蛾子。

坎坷而堅強。

不同的拉弦樂器,不同的演奏著,不同的旋律,在各自進行著。

沒有呼應,互相離散。

突然,谷小白手中的二胡,拉出了長長的華麗裝飾音。

這一瞬間,谷小白穿越了那彩色的光門。

終於來到了那2700年前的大樹下。

幾個音符合了起來,彼此穿插,卻又若分若合,若即若離。

像是兩個正在互相試探的少男少女,彼此相依,卻又不敢完全全身心的相信。

谷小白的這首曲子,雖然叫做《北大西洋狂想曲》,但開場卻是濃濃的東方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