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 入陣破陣(第2/3頁)

但終歸,還是感慨一聲。

後生可畏。

即便是他在舞台上,即便是他的樂團在舞台上。

也不可能比這種更好了。

唯一能讓他吐槽的,大概就是谷小白的演出形式了。

那華麗的特效,沖淡了音樂本身的感染力,讓音樂在某種程度上淪為配角。

但作為一名浸淫柴可夫斯基幾十年的指揮家,也沒什麽資格吐槽人家谷小白。

用迫擊炮當低音鼓的人,也沒啥資格說別人浮誇。

《小破陣曲》雖然叫“小破陣”,但是被谷小白改編得,格外的大。

前半段,只聽到鼓聲隆隆,其他所有的樂器,都只是配角和注腳。

但是到了後半場,一口口鐘,在天空音樂廳之外浮現。

天空音樂廳裏面,塞滿了大大小小的鼓,虛空懸浮,緩緩旋轉。

每一聲鼓聲,傳來的方向都各不相同。

下方的觀眾們,冷不丁被嚇上一跳,像是置身戰場之上,兵荒馬亂,目不暇給。

臨場感十足。

而鐘聲,在天空音樂廳之外傳來,在高速飛行的情況下,鐘聲變調、拉長,變得詭異而奇特,甚至帶點陰森。

像是生命在消逝,像是敵人在哀嚎。

一向以宏大、光明、震撼而示人的鐘鼓之琴,被用來營造這種詭異、淒厲、慘烈的氣氛,也是讓人想不到的。

谷小白真的是聲音的大師,什麽樣的樂器,在他的手中,都能玩出花來。

入陣,破陣,鐘鼓之琴齊出。

單純從音樂本身來講,這首《小破陣樂》,是這場演出之中,最震撼的一場了。

那種純粹來自聽覺感官的刺激,就算是捂著耳朵,都向人的耳朵中猛鉆。

……

東城,東原大學附近不遠處,鄒老的家裏,趙興盛和鄒老兩個人坐在沙發上,觀看著谷小白的演出。

鄒老的家面積並不大,是一座老舊的,極有年頭的小樓中普通的一戶。

這棟建築,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蘇式風格。

幾十年前,這棟樓是蘇方專家教授居住的地方,那也算是頂級待遇。

但擱到現代,已經算是“老破小”一類的房子了。

只是,這棟樓上,卻住了許多東原大學大師級的人物。

你在這棟樓前,遇到一個出門丟垃圾的老人,或許就是某個院士。

鄒老的家裏,裝飾風格也非常樸實,客廳裏只有簡單的家具,並不是什麽古董或者貴重木材。

趙興盛第一次來這個房子的時候,就是這模樣,現在還是這個模樣。

似乎幾十年都沒有變過。

只有墻壁上掛滿了字畫,以及字畫的落款,以及那一櫃子一櫃子的書籍,才讓人意識到,這是一個真正的“書香世家”。

客廳裏,電視上播放著轉播的畫面,爺倆誰也沒說話,看的入神。

其實谷小白曾經打算贈送鄒老和趙興盛兩個人票,畢竟天空音樂廳的票其實非常多。

只是鄒老最近的精力不太好,大概是因為操勞過度的緣故,前段時間生了一場病,現在身體還沒有恢復。

趙興盛幹脆來陪著他一起過節了。

此時,鄒老看了一會兒,身體有點乏了,活動了一下手腳,看趙興盛眼睛都直了,搖頭笑道:“興盛,你是不是後悔今天陪我在家裏,沒有去看小白的現場演出了?”

“啊……沒有。”趙興盛下意識地回答,但是依然盯著屏幕,目不轉睛。

事實上,研究音樂史及樂器史的人本就少,而在這些裏面,大部分都是以研究文物的方式,來研究古代樂器,進而間接研究音樂史。

趙興盛大概是這個領域裏,最擅長音樂的一個,他的研究方式,更像是從音樂本身來研究。

曲譜的演變,古代的曲譜復原,各種技法……

在遇到谷小白之前,他的領域,能夠利用的資料非常少。

而遇到谷小白之後,他從自己獨特的領域發力,雖然經常被人吐槽為“將谷小白的研究理論化”,但在自己的領域裏,卻已經成了開創性的大師,發了許多重磅級的論文。

對他來說,迄今為止,《小破陣樂》,大概是最具歷史價值的音樂。

不能在現場看,當然很遺憾了。

但是他能怎麽辦呢?

自家的師妹,鄒老的女兒菽兒,放假之後,就和老公一家去旅遊去了,大概要過兩天才能回來。

而現在的新小師妹,好像跑去和某個男孩子去玩了。

什麽叫女大不中留?這就是了。

其他人,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仔細想想,似乎也只有自己是個閑人單身漢。

這種時候,怎麽能沒人陪自己老師呢?

沒辦法,只能自己來陪著老師了。

總不能把老師一個人丟在家裏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