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強叔只剩下兩套房了(第2/3頁)

像航母、潛艇那種,在海水裏一泡幾十年是別想了。

但是應付個一兩年的臨時使用,真的妥妥的足夠了。

應對幾場海上巡演,更是綽綽有余。

當然,這中間最關鍵的,就是這個新型的發泡材料涉及到的聲學研究與全新思路。

潘國祥雖然不是這個領域的,但是看完谷小白的那論文,也是嘆為觀止,開拓了許多的新思路。

他不得不感慨,只要是在聲學方面,谷小白真的是強到離譜,前不久剛剛跨界到了流體力學,然後從流體力學跨界到船舶動力學,現在又跨界到材料學上去了。

谷小白的這兩個成就,讓潘國祥情不自禁想到了在國產航母下海之前,專家們熱議了許久的一種海上構造體——海上浮島。

嚴格來說,海上浮島是一種無動力或者弱動力的海上漂浮人造體。

或者說,就是一種在海上漂浮,卻沒有動力的船只。

因為它不需要航行,對速度沒有要求,所以可以制造得特別巨大,而它漂浮在海面上,擁有巨大的軍事意義。

譬如……海上機場。

航母為什麽牛叉?因為它就是一座可以到處跑的機場!

強大的不是航母本身的戰鬥力,航母本身的戰鬥力可以說是戰五渣,需要一個龐大的編隊護航。

它之所以成為海上霸主,是因為它身上的飛機!

但是航母的造價什麽概念?

和航母比起來,這種海上浮島幾乎沒有什麽機動性,被攻打的話,它可能就是活靶子。

但是它的造價卻低廉得多,不需要太高強度的材料,可以比航母大許多倍,而且它壓根就不怕觸礁。

甚至,它可以直接通過觸礁占領一個地塊——由浮島變人造島。

只是這種浮島的建設,構思卻並不成熟。

一方面是材料,目前沒有經濟可靠的,制造浮島的材料。

另外一方面,是對浮島的設計思路,和當下的船舶設計完全不同,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完全不同。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和當前的制造成本比起來,它的用處還是顯得太狹隘了。

既然可以人工造島,浮島的成本優勢又凸顯不出來,又不像是人造島那樣幾乎是永久壽命的,自然就失去了其應用需求。

但是谷小白的這個設計思路,卻是直接用發泡材料+鋼結構骨架,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制造難度的同時,也極大地加快了施工速度。

看了谷小白對兩種材料的強度計算之後,潘國祥發現,這東西可行!

真的可行!

所以,潘國祥就被谷小白拉來幫自己背書了。

閃姐並不懂這些技術方面的東西,但是潘國祥在閃姐的眼裏,還是比較可靠的。

聽到這個預算,閃姐沉吟了一下,道:“如果是三到四億的話……倒不是賠不起……”

畢竟一個《再見·少年》的海外票房,就已經夠了。

這段時間,谷小白在海外征戰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而且,海上巡演的票房,怎麽也能賺個幾千萬上億吧。

再加上谷小白的新專輯快發布了,也能賺不少錢。

但是閃姐心裏還是有點過意不去,明明可以大賺特賺,為什麽一定要賠錢呢?

只要把海上巡演的計劃,改成普通的巡演,以谷小白的號召力,還怕沒有人來聽演唱會咋滴?

這三四億的成本,是完全不必要的付出啊。

“眼光放長遠一點,賺錢的日子還長著呢。”郝凡柏難得反抗一下自家的女王大人。

反正工資都扣光了,你還能把我怎麽樣不成?

閃姐卻是點了點頭。

是啊,賺錢的日子還長著呢。

《再見·少年》賺錢了,谷小白的新專輯也是穩賺不賠,谷小白的聲學實驗室,也能賺錢了。

在未來可見的時間內,他們也能源源不斷的賺錢。

賠一次又怎麽樣呢?

海上巡演,卻是可以載入史冊的!

我們也可以創造歷史!

“唔,其實也可以不賠錢,只要我們多開幾次巡演,把投入的成本都賺回來就好了!”閃姐道,“這個海上場館造出來,怎麽也能堅持幾年吧,小白的海上巡演開上幾十場,不就把錢賺回來了?”

谷小白:“……”

閃姐,你是想要壓榨死我嗎?

還開幾十場?

我哪裏有這個時間!

沒想到大家卻都點頭。

沒錯,這個海上場館能夠容納八萬多人,開一次至少五千萬的票房,不用開多,一年開個幾十場,就賺回來了,完美!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閃姐道,“前段時間東城稅務系統找我約談了……咱們谷小白工作室,可能要解散了。”

谷小白一愣,這是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