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一江本同源,紅水似血染(第2/2頁)

“第一樂章 紅河”

序章之後,第一樂章開始!

湖面之上,也是兩行字浮現出來:

“一江本同源,紅水似血染!”

谷小白的笛子橫在唇邊,像是有一聲沒一聲的吹著。

有些隨性,有些短促。

清脆的鐘聲,也一聲一聲,粒粒分開,像是水滴落下,滴落巖石之上。

湖面之上,新的景色慢慢浮現出來。

一條細如手指的小溪,從石縫之中滴滴答答地流出來。

谷小白的笛聲,細、小,如那潺潺水流。

鐘聲也斷、續,似一滴滴的水。

突然間,鼓聲鳴響!

“咚!”一聲,千鼓之琴大鼓,震懾全場!

畫面刷一聲變了,一條潺潺的溪流,流出大山!

笛聲變高,聲音變大……

“咚!”又是一聲鼓聲!

潺潺的溪流,已經化成了一條小河。

“咚!”又是一聲!

溪流穿過了崇山峻嶺,穿石破峰,一路向南,化成了湍急的河流。

“咚!”溪流已經變成了一條大江,江水猩紅,宛若血流!

紅河!

是紅河!

此時,谷小白笛聲,已經強到了要刺痛耳膜,宛若那奔騰不停的紅河!

“嘩”一聲,在場的所有越南人,幾乎全都站了起來。

紅河,之於越南,就像是黃河之於炎黃子孫。

它穿過崇山峻嶺,擊碎了紅色沙頁巖,帶著宛若血流的河水,從中國的雲南流出,一路向東,奔騰入海。

它帶來了肥沃的土壤,也帶來了沉痛的災難。

它哺育了紅河沿岸的文明,但也一次次泛濫,將他們驅趕離開家鄉。

但不管多少次,他們都會回來。

沒有人能形容,這些越南的音樂家們,從谷小白的笛區中,看到自己的母親河時,那種激動!

而這條河,是越南人的母親河,同樣也是中國人的一條河。

它從哀牢山流出,有一大半都在雲南境內,這個時候它叫元江。

也正是這河水,哺育了越南的整個北部區域。

正如這第一樂章的題目裏所說的:

一江本同源。

此時此刻,不知道多少音樂家們,都在思考谷小白這樂章的意義。

阮銀山也坐在現場,此時此刻,他激動到雙拳緊緊握起。

是的,中越兩國,同文同宗!

越南的歷史,有百分之九十都和中國有關。

越南的每一次歷史事件,似乎都有中國的參與。

越南的所有樂器,中國幾乎都有!

一江,本同源!

下一秒,突然間鐘鼓齊鳴,震懾人的耳膜。

而谷小白的笛聲,本來已經很急很高,此時更急三分!

奔騰的紅河水角度一變,河岸之上,刀兵齊出,兩隊士兵,在河岸之上慘烈廝殺。

兩邊的人種相似,甚至連盔甲服飾都有些相似,卻打著完全不同的旗號。

谷小白的笛聲,不和諧的音符如刀槍碰撞,如箭矢破空。

畫面拉近,一名年輕的越南士兵,被一刀穿透,他咚一聲倒在了地上。

但剛剛刺穿他的明軍士兵,也被一刀砍中,倒在了他的身邊。

兩個人年齡差不多,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此時四目相對,鮮血四溢,年輕的面龐,漸漸失去了血色。

鏡頭聚焦在兩個人那失去生機的面龐上,背景裏,人影重重,刀光閃爍,雖然聽不到聲音,但那鐘鼓齊鳴,笛聲急促的音樂聲裏,可知廝殺有多麽的慘烈。

鮮血從兩個人的身上流出,慢慢匯聚在一起,宛若一條血色的小溪,一路蔓延、蔓延,直到匯入了紅河之中。

淡淡的血絲入河,化成萬千紅色絲線,然後瞬間被江水卷走,消失不見。

“咚!”一聲,又是一聲鼓響。

畫面遽然升高,一江血水,奔騰向東,大江兩岸,屍橫遍野!

一江本同源,卻紅水似血染!

此時此刻,無數的越南人,目瞪口呆,張大嘴巴,拼命喘息著。

這一江血水,到底是多少人的鮮血,染紅的?

為何一江同源,卻總是要沙場相見?

“咚!”又是一聲鼓響。

畫面再次升高,兩個國家,南北相連。

“咚!”又是一聲!

巍巍地球,渺渺東方!

鐘聲停,鼓聲止,只剩下嗚咽的笛聲,還在繼續。

若有若無,似斷似續。

不知道多少的青年音樂家,此時此刻,都露出了苦澀而無奈的神色。

這胸襟,這氣度,這曲子,這畫面!

只是這第一樂章,就已經碾壓!

當那如嗚似咽的笛聲漸漸消失,第一樂章結束。

大字再次浮現:

“第二樂章 順天”

“國和民心順,天命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