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就是你欺負了我家崽?(第2/2頁)

這就決定了?

國內的孵化器產業,最早出現在1987年,也是擁有久遠歷史的了。當然,真正進入大眾視野,成為成熟的產業,還是2000年之後。

2000年開始是空間賦能的1.0,孵化器只是提供基礎的空間租賃;09年開始進入政策賦能時代,提供政策申報、代記賬、代招聘等等;12年開始,互聯網風口起飛,就進入了資本賦能時代;到了16年資本基本上被坑光了,紛紛離場,就進入了所謂的4.0時代——產業賦能。

大的企業出資出力,鼓勵、幫扶和自己產業相關的創新創業,利用小企業靈活、高效、負擔小的優點開拓新領域,然後通過入股、收購、合作等方式,不斷擴大自己的版圖,提升自己在行業內的話語權與盈利能力,甚至很多時候,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又或者利用自己的品牌形象,為一些新生企業背書,直到其成長起來。

很多牛逼的企業,就是這麽帶動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譬如華為,就將自己的數個供應商直接帶入了一線供應商的級別,在貿易戰時,才能最大限度的不受掣肘。

而產業鏈一旦健全起來,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一旦強大起來,順風順水,躺著都能賺錢的時代就到了,供應商的隨便一個改變,就能讓一家大公司一朝天堂,一朝地獄,譬如蘋果。

這也是付中梁的野望,但想要做到這點,真的是需要投入極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極大的魄力。

還有十年以上的布局時間。

付中梁一直在糾結這一點。

幹不幹?

拼不拼?

切!怎麽能讓一個小屁孩看不起!

拼了!

這一刻,付中梁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