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蒙古聯合,沖擊呼倫貝爾(第2/3頁)

馬哈木與太平、把禿孛羅分領瓦剌諸部,在名義上,馬哈木是大首領,其他兩人也要聽從他的調遣。

原本是因為被離間計殺死的浩海達裕,因為歷史的改變而死在了鬼力赤的手中。

這讓馬哈木對鬼力赤極為仇恨,鬼力赤建立蒙古國時,馬哈木並不承認其統治權,率領瓦剌分裂,也就是俗稱的東蒙古。

“丞相應該先放下成見,一起聯合應對明軍的入侵,我們草原不管怎麽內鬥,都是自己一家人的事情,但是明軍不一樣,他們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丞相應該聽說了兀良哈地區的事情,他們臣服了大明,可是大明並沒有完成承諾,反而把整個兀良哈地區的草原民全部都帶到了大青山。”

“他們現在正在被當成奴隸修建城池,據說就連阿劄施裏他們,每天也只能吃著少得可憐的食物,搬著厚重的石頭,跟其他賤民一起工作。”

“這次的大明跟以往不同,他們來了一百多萬人,是真正的要把整個草原都占據下來,而不是跟從前一樣,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

“如果我們敗了,那麽剩下來的就只有丞相,難道丞相要帶領著自己的族人,回到那廣袤的森林之中,重新過著跟猴子一樣的生活嗎。”

韃靼部使者的話,讓馬哈木原本仇恨的心裏暫時擱置,原本想看著韃靼部去死的想法也有所改變。

不得不說韃靼部的使者巧舌如簧,能言善辯。

畢竟他們並非是草原民,而是隨著北元遷徙來的漢人世家。

在北元被滅後,這些漢人世家理所當然的投靠了鬼力赤,並且他們的官職都沒有太大變動。

換了個皇帝而已,這在他們看來很是正常。

這跟明朝不一樣,因為還是蒙古人在當皇帝,所以不會出現那樣寧死不效忠的事情,最主要是他們的權力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看出馬哈木的猶豫遲疑,使者繼續說道:“我們得到消息,明軍同樣派遣了晉王帶領二十萬的軍隊,前來丞相這裏,之所以還沒到,是因為路途遙遠,需要一些時間。”

“大明晉王可是出了名的殘暴,他連自己的士兵都肆意虐殺,難道丞相還指望投降之後還能過上什麽好日子嗎。”

“燕王的行為得到了大明皇帝封賞,說明這並非是燕王個人的意思,那麽大明晉王自會更加的殘暴,就算是丞相不跟我們聯合起來,同樣要面對明軍的襲擊。”

馬哈木被說動了。

其實他真的是想跟明軍講和,並且臣服大明的。

當然他也得到了兀良哈的消息,不過他認為瓦剌跟兀良哈不同。

因為兀良哈是臣服了大明,然後又反叛,所以大明已經不相信他們了。

瓦剌處於東蒙古地區,這裏距離大明更加的遙遠,他覺得大明應該會接受他的臣服,並且讓瓦剌繼續統治這片區域。

但是在使者的話語下,馬哈木動搖了原本的想法。

他並沒有立即答應韃靼部的使者,而是叫來了太平,把禿孛羅一起商議。

把禿孛羅憤怒的說道:“可惡的明人占據了我們最肥美的草原,他們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意思,大明皇帝想要當我們草原的天可汗,永遠的統治我們。”

“狼怎麽能夠向羊低頭,馬背上生活的勇士,怎麽可以向漢人臣服,我們應該聚集勇士,讓這些漢人知道,誰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太平也說道:“明軍在草原上修建城池,他們是要像統治南邊一樣的統治我們,他們要把馬背上的勇士,變成只知道耕種的賤民,這是違背長生天的意志。”

“我們應該聯合韃靼部,聯合草原各個部族,把這些明人驅趕出去,從來只有我們的勇士南下劫掠,怎麽能夠讓他們來到我們的草原。”

太平跟把禿孛羅可沒有跟馬哈木一樣的殺父之仇,他們自然同意聯合韃靼部的事情。

明眼人都知道,現在的明軍勢力太強大,如果不聯合在一起,只會被分別擊潰,兀良哈就是最好的例子。

馬哈木聽到這樣的話,當即就同意了韃靼部使者聯合的請求。

瓦剌這裏沒有問題,阿魯台就更加不用說了。

因為朵顏三衛的百姓都被帶走的緣故,這讓阿魯台的各個部族都非常憤怒,發誓要讓明軍付出巨大的代價。

自此草原上的所有勢力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大明。

蒙古統稱都沁·都爾本,這在蒙古語中是四十四的意思,便是說蒙古人有四十四萬戶人口。

當然,這是虛指,並非是實指,畢竟蒙古人文盲程度高,也不會去搞什麽清查人口之事,這只是寓意蒙古族人非常多。

但是瓦剌這次出動了將近二十萬的騎兵,來對大明進行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