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想投降?那正好(第2/3頁)

“不過我們不能任由明軍這樣修建鐵路,當派遣勇士去阻斷鐵軌,沒了鐵軌,那火車自然就不能開到草原來,怎麽也能給明軍造成一些麻煩。”

“這些事情,通知鬼力赤汗,讓他們的大軍配合我們,或許能夠埋伏明軍。”

阿魯台擁立鬼力赤為蒙古可汗,但是瓦剌並不服從。

瓦剌有三個統領,分別是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他們跟阿魯台,鬼力赤爭奪蒙古的統治權。

在額勒伯克汗被鬼力赤殺死後,其長子本雅失裏與叔叔哈爾台吉逃亡去了帖木兒帝國那邊。

兩人可以逃走,這其中顯然有瓦剌的幫助。

現在明軍大軍來襲,鬼力赤和阿魯台想借助明軍的力量,去擊潰瓦剌,從而獲得漁翁之利。

他們根本不會想去跟明軍正面對抗。

只是明軍人太多了,直接兵分三路,同時進軍瓦剌,韃靼,兀良哈。

這讓阿魯台只能不斷退走。

……

兀良哈地區。

大量的明軍士兵不斷湧入。

這一支明軍就是由燕王朱棣率領。

兀良哈三衛跟韃靼,瓦剌,亦或是阿蘇特部有所不同,因為曾經臣服大明的關系,所以他們現在並非是完全的遊牧民資,而是屬於半農耕半遊牧。

在靠近遼東的地方,這裏就適合種植。

在這個時代,糧食非常重要,草原上的人口數目約在兩百萬左右,這麽多的人口自然是因為先前蒙元的關系,那個時候草原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中原獲取糧食,人口快速增長也很正常。

只不過到了現在,大明斷絕糧食運輸,人口就成了草原極大的負擔。

草原可承載不了如此之多的人口數目。

兀良哈三衛之所以能夠跟韃靼,瓦剌比肩,也是在於大明的扶持,包括糧食的交易,使得本部的人口一直上漲。

“朵顏三衛反復叛亂,這次你們的皇爺爺下了諭旨,要直接處死三衛部族的領袖,俘虜全部抓走去修建鐵路,城池。”

“這次是你們立功的機會,如果能夠立下足夠的功勛,即便是郡王爵位,也能夠有著更大的地盤。”

朱棣策馬前行,對著旁邊的朱高煦,朱高燧說道。

朱元璋想把功勞留給自家兒子們,朱棣自然也是這麽想的。

長子朱高熾不宜打仗,朱棣自然就帶著兩個次子過來。

且朱高煦和朱高燧在軍事上,還是有幾分天賦的,如果能立下功勛,到時候也能多得一些賞賜。

朱高燧倒是沒說什麽,朱高煦順口道:“父王,皇爺爺不會把我們的郡國安排在這草原上吧,這裏太荒涼了。”

朱棣道:“如果能安排在草原上,那還是你們的運氣,也不看看,現在鐵軌都修入草原了,往後大明的貨物過來極為簡單。”

“以後說不定草原會更加的繁榮,在這裏當個郡王有什麽不好。”

朱高煦聽完,只是癟癟嘴,就算他不想來,如果真封在這裏了,那也沒有任何辦法。

朱棣見此說道:“你們啊,就是不肯讀書,可知道這次隨著大軍過來的,還有大量科研司的人員,那些人我知曉,都是負責勘探礦藏的。”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草原上,說不定蘊含著許多礦藏,如果你們能夠封在這裏,那才是個幸運的事情。”

朱高燧的眼睛當即就亮了起來:“父王,這是真的嗎。”

在倭國的時候,他可是知曉父王開了多少礦藏,那是大量的錢財。

其中不少礦藏還是他們兄弟兩人去奪取的。

“父王還能騙你們,好好幹吧。”朱棣說完,隨即策馬上前。

兩人的積極性被徹底的調動起來,一想到自己也能像是在倭國那樣,得到大量的錢財,就不由心情激蕩。

隨著燕王大軍向兀良哈地區深入,不斷的也遇到了一些小的部族。

不是每個部族都能快速遷徙,況且草原上水源是很關鍵的地方。

朱高煦和朱高燧分別率領一千騎兵作為先鋒探路。

除此之外,大量的探馬也會分別派遣出去。

不僅是要打兀良哈三衛,阿蘇特部,所有的牧民,都是他們的目標。

小的部族被迅速掃蕩,他們的牛羊都被收繳,成年男性將會作為大明的俘虜,去修建鐵軌,城池。

在這樣的情況下,兀良哈三衛也只能是被迫跟燕王軍對戰。

嫩江。

這裏是兀良哈地區的中心地帶,翁牛特部就是在這裏。

“將士們,隨我殺敵!”

經過不斷的搜查,朱高煦率領的騎兵隊伍終於是發現了翁牛特部所在。

當即就是展開追殺。

此番所帶的騎兵,並非是先前的重甲騎兵,而是半身甲,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持戰馬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