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崩潰的北元大軍(第3/4頁)

哪怕是自己的友軍見到,也只能是無奈的騎馬踩踏過去。

這是所有騎兵的規矩,因為沒有辦法去避讓。

一旦避讓,會讓整個大軍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假若發生撞馬的事情,那就跟多米諾骨牌一樣,出現騎兵的營嘯事件。

北元騎兵還是很勇敢的。

即便前頭有黑煙,大多數也是敢於直接沖殺過去。

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遇到後兩排騎兵的射擊。

在這樣大軍對沖的情況下,都不需要特別的瞄準,只需要大概的準頭,很容易就能打中。

一時間,北元的重騎兵死傷慘重。

而北元的輕騎兵在側翼迂回射箭,卻對明軍無法形成有效殺傷,幾乎跟打醬油一樣。

在這樣的情況下,傅友德的戰鼓聲更加密集了。

明軍的速度也變得更加的快捷,緊湊。

反觀北元騎兵雖然多,但是他們只能依靠重騎兵對明軍去形成傷害。

輕騎兵無奈下也只能放棄弓箭,轉而對明軍發起沖擊,這無疑是送死的戰術,他們的刀劍根本沒法破防。

可北元沒有選擇,只有輕騎兵去影響到明軍的陣型,才能給北元重騎兵近身戰的機會。

否則明軍火繩槍的風箏打法,會直接把所有的北元重騎兵耗死。

慈不掌兵,北元統帥在下達了這個命令後,已經是面若死灰。

他似乎已經感受到了大敗的前兆。

重騎兵已經是成了他最後的期望了,畢竟北元還有人數上的優勢。

明軍只有一萬五的騎兵,只要輕騎兵黏住,讓重騎兵沖鋒進去,即便是二換一,三換一,最後的勝利也將屬於北元。

可惜,北元統帥不知道,當他想用重騎兵沖陣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是輸掉了。

火繩槍的距離越近,傷害越大。

先前距離有些遠,很多重騎兵即便被打中也不至於落馬,然而在近距離下,火繩槍幾乎是一打一個準。

北元統帥確實是很有戰略眼光,重騎兵的貼身戰,確實是北元能夠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

可是他卻不知道,明軍騎兵身上穿戴的,都是千鍛鋼所制作而成的盔甲。

他們的長刀,自然也是千鍛鋼所制。

在近距離的拼殺中,明軍可以完全忽視對方砍來的攻擊,直接用盔甲硬抗,然後趁此機會一刀過去。

這種放棄閃避,猶如是直接換命的打法,讓蒙古騎兵也要膽寒。

可接下來他們就發現,自己的刀砍在明軍身上,對方只是微微一頓。

而自身的盔甲卻不能阻擋明軍的長刀。

刹那間,短兵相接的雙方,頓時就產生出極大的差距。

就好像是數百枚雞蛋砸在石頭上一樣,數量再多的雞蛋,就能讓石頭崩開裂縫嗎。

從遠處看,雙方騎兵對壘之後,明軍的騎兵沖鋒不減,不斷的吞沒北元的騎兵。

同時在側翼的明騎,開了一發火繩槍後,直接就是進行沖殺。

一漢當五胡的說法似乎都要在今天發生改寫了。

因為往往十幾個北元騎兵都不見得能夠讓一個明軍騎兵落馬。

文明層次的差距,在這一刻展現無疑。

戰爭不過只是僵持了兩個時辰都不到的時間裏,北元這邊就已經是撐不住了。

要知道像是這種大軍對戰,別說是幾個時辰,打上個幾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的力氣,馬的力氣都是有限的,往往幾個回合就沒勁了,除非是戰力懸殊,否則打個幾天都很正常。

但是明軍打破了這個規律,火繩槍可不比弓箭,可以節省大量的力氣。

加上本身盔甲武器的碾壓,士兵的體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

反觀北元,對比下來就完全不同了。

體力跟軍備的差距太明顯,而且北元騎兵最初是作為雇傭兵來支援徐輝祖打帖木兒的,完全沒考慮過火炮的事情,因此傅友德才敢這麽直接帶著騎兵掠陣。

當傷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北元大軍中不斷有騎兵開始逃跑。

似乎只是在幾十個呼吸的時間裏,就呈現出了兵敗如山倒的局勢。

傅友德在遠方看了,哈哈大笑。

只不過擂鼓也是個力氣活,現在他已經把擂鼓的事情交給擊鼓兵了。

哪怕再年輕個幾十歲,他也不可能去擂鼓一兩個時辰。

戰鼓一般都是幾十個士兵輪流擊鼓。

“擊鼓,追敵!”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實際上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敵軍傷亡都是在逃跑的時候留下的。

北元那邊也看著局勢,開始偃旗息鼓,鳴金收軍。

明軍騎兵們更加興奮起來,在這個時候,往往是能夠建立更大功勛的時候。

比起一般的退兵,這次明軍的優勢可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