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

定海艦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皇宮裏朱元璋的耳朵裏。

朱英剛回宮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在等著了。

自然朱英也是奔著到乾清宮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老爺子。

“當真是造出來,下水了?”

朱元璋的目光中帶著幾分期許,雖然宦官已經把這個消息傳過來,但朱元璋還是想聽大孫親自說。

朱英笑著點頭道:“我就在旁邊看著,下水了,蒸汽機也動起來了,並未借助風力,咱們大明的第一艘蒸汽鐵甲船,是真的造出來了。”

“蒸汽鐵甲船意義重大,哪怕是初啟動,在沒有風力的輔助下,也要遠超其他快船,這和孫兒想的差不多。”

“孫兒給這第一艘船取了個名字,定海艦,寓意此艦一出,四海皆定之意。”

朱元璋聞言,大笑道:“好,好一個定海艦,這往後海面之上,咱這定海艦必然是最強。”

“既然造出來了第一艘,那後面的就容易多了,咱要給工部下一道諭旨,勒令今年年底之前,給咱先造個三百艘出來。”

朱英正在喝茶,聽著這話,差點沒噴出來。

三百艘,老爺子是真的敢想啊。

“怕是做不到。”朱英搖頭道。

朱元璋眉頭微皺:“怎的,不過是區區三百艘,連這也趕制不出來嗎。”

大明的造船能力是非常強的。

就現在而言,如果全力打造的情況下,一年造個數千艘船都不是多大的問題。

單單官府掌握的國營造船廠就有三十多個。

如今民間造船廠大大小小更是有數百之多。

在需要的時候,朱元璋完全可以直接對民間的造船廠進行征用,制造官船。

朱英解釋道:“蒸汽鐵甲船跟普通的船相差很大,雖說主體上都是用的木料,跟咱們福船的差不多,打造起來也快捷。”

“可蒸汽鐵甲船主要關鍵之處在於蒸汽機,鐵齒輪,螺旋槳,外鐵皮裝甲。”

“蒸汽機現在造起來倒是快捷了許多,科研司那邊多帶一些學徒,每月產個十來台不是問題,鐵齒輪做好模具,也不會影響到生產。”

“唯獨這螺旋槳,外鐵皮裝甲,就是個非常麻煩之事。”

“鐵甲船所用之螺旋槳,只有手藝精湛的大師傅才能打造出來,百鍛後還需長久的打磨,單單成型就需要半月,後還須進行打磨。”

“鐵皮裝雖簡單些,但也是個耗時費力的功夫。”

“現在很多匠人都沒有經營,除了京師造船廠外,其他船廠難以打造,需要他們到京師這邊學習之後,才能開始。”

“即便是這樣,孫兒估計年底能有個三四十艘,已經很不錯了。”

朱元璋聞言,便明白了其中的難題。

隨之點點頭道:“大孫先前不是搞了個匠人學堂嗎,趁著這功夫,多招些學子培養,學堂也多開設一些出來。”

“過個幾年,這人多了起來,自然造起來就快了。”

“到時候造數千艘,把水師規模擴大些,咱大明的疆域,也該是要擴一擴了。”

聽到說疆域問題。

朱英的眼神中透出光芒。

其實雖說現在的大明國力強盛,但卻一直沒有對外宣戰擴充領土。

休養生息,未有借口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領土的概念了。

在朱元璋,或者說如今這個時代,領土的概念是非常的模糊的,哪怕是邊界的定義,也很是模糊,畢竟沒有後世的科技手段,也不會有明確的邊界線。

就現在的大明人看來,明朝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一個是人口上。

漢唐兩個朝代,在人口巔峰時期,約莫是六千多萬數。

而如今的大明,在洪武初年就有六千多萬。

朱英入宮的這些年來,不斷吸收流民,外民,包括對其他地區,譬如吐蕃,草原人口的移入,如今官方戶籍冊上,總計已然超過八千萬之數。

二是關於疆域的定義上。

自周朝時,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說法。

這就是在中原的君王認為,整個天下都屬於天子的。

這裏存在著夷夏的界線。

也就是說,在中原自古的皇帝看來,尤其是秦始皇。

認為這天下只有一個國家,一個王朝,那就是自己所統領的王朝。

其他的偏遠地區,都屬於不服教化的蠻夷。

對於疆域的定義,如果非要有個具體的說法,那就應該是中原文明圈子。

凡是受到中原文明教化的地方,都可以認為是王朝的疆域。

就如今大明的直接統治疆域,不足350萬平方公裏,可這只有朱英是如此認為。

實際上包括朱元璋,以及所有大臣,讀書人在內,都不是這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