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敲打海外藩王

大明皇宮。

朱元璋的眉頭深鎖,下邊的宦官們戰戰兢兢。

便是劉和也是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響。

所謂是伴君如伴虎,劉和跟蔣瓛雖然是一直的伺候在朱元璋身邊,但從來不敢有任何的逾越,也不敢說仗著跟陛下朝夕相處,而覺得自己在陛下的心中有些份量。

或許別的朝代君王有這種可能,可這絕對不會出現在朱元璋的身上,凡是有這樣想法的,目前墳頭草已經是三尺有余了。

莫說是宮廷裏的宦官了,哪怕是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功臣們,又有幾個能好過的,不都是已經埋進了土裏嗎。

曾經跟著陛下最初的那一批人,自東甌王湯和去世後,也就一個不剩了。

這是因為大明皇長孫的回歸,讓朱元璋曾經暴躁的殺心收斂了許多,不若是當今的宮廷裏,朝廷上,不知有多少人已經是被砍了頭。

且今日的朱元璋,心情是非常不好。

外邊已經是寒風呼嘯,華蓋殿內也有炭火取暖,但朱元璋的神情給人感覺依舊是那麽冷。

“這群孽子,從前出了這京師,就感覺是無法無天,肆無忌憚,現在覺得自己跑到海外去了,就完全不將咱放在眼裏了嗎。”

“吃了熊心豹子膽的玩意,現在連咱的東西都敢於截留了。”

朱元璋勃然大怒,狠狠的將奏本摔在了地面之上。

殿內的宦官侍衛,立即匍匐跪倒在地。

朱元璋氣急起身,內中怒氣無法宣泄,狠狠一腳踢翻旁邊的立櫃。

上邊裝載著的極品青花瓷,就這麽應聲而碎。

飛濺的碎片四處都是,但依舊讓朱元璋怒火無法削減半分。

此時大門打開,寒風隨之湧了進來。

敢不稟告直接開門的,也就只有朱英了。

朱英看了下裏邊的情況,吩咐道:“都出去吧。”

殿內的眾人如釋重負,連忙躬身低頭離開,尤其是劉和蔣瓛二人,更是心中慶幸太孫來救場了。

門關上後,朱元璋還在生氣。

朱英走上前從地上撿起散落的奏報,快速的瀏覽起來。

其實他大概已經是知道了是什麽事情讓老爺子這麽生氣了。

在這奏報中,講述的就是秦王,晉王,燕王,齊王私自截留礦藏的事情。

按照現在大明定下的律法,這些在倭國九州島上的礦藏,當是有三成要繳納到國庫來,作為是海外藩王的賦稅。

財帛動人心,些許錢財諸藩王當然不會在乎,可這動輒數十萬兩的白銀,可不是什麽小數目。

一個月的開采,其中所蘊含的財富可能就超過某個小國的總和了。

其實能夠有這麽大的開采量,跟大明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

大明這邊提供了大量的火藥進行炸山,還有大量有勘探經驗的匠人運送過去。

幾乎所有的加工廠建立,前期所產生的費用都是由大明國庫支撐的。

否則僅僅只是幾個藩王抓一些倭國百姓充作奴隸,效率極為低下,哪裏能有這麽高。

現在倭國的高產作物還沒有普及,大明這邊還有大量糧食輸出補給,這才是眾多藩王能夠穩穩駐紮倭國還能搞事的原因。

其實就現在的白銀開采雖然很大,但實際上運送到大明來的白銀,暫且根本沒有抵上先前的支出費用。

畢竟不管是大軍駐紮,還是各方面的支持,都是一筆巨大的費用產生。

其中海運雖然說廉價,但一樣有巨大消耗。

航運的船只磨損,人工開支,官員俸祿這些,加起來可不是個小數目。

也就是倭國現在的白銀值錢,不然駐紮倭國完全就可能將大明的財政拖入到泥沼之中。

歷來很多王朝不想著去開疆擴土,多數都是這麽個原因。

戰爭本來就對國庫沖擊很大,這還要扶持當地建設,偶爾再來個什麽起義啥的,誰遇到了不腦袋疼。

歷史上,很少沒有皇帝不想著開疆擴土,封狼居胥啥的。

只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當了皇帝後才明白國家的爛攤子有多麽大,跟先前做太子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就是在這樣對倭國藩王們的支持下,幾個藩王暗中聯合起來,隱瞞開采的數目,大量私吞白銀。

不僅是如此,包括是其他的礦藏,也同樣進行私吞。

然後再販賣給其他的商人,獲取巨額利潤。

況且還避開了三成的賦稅繳納。

“大孫呐,你先前說的對,你的這些叔叔們,不適合長期待在一個地方。”

“等他們把地盤給搞熟了,就是跟現在這樣變成了禍害。”

“那麽多的礦藏,咱也沒有要他們多的,只要了三成罷了,前邊搭建工廠這些,前前後後已經是墊進去了上萬萬貫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