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咱可就你這麽一個老兄弟了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初八。

朱允炆,呂氏帶著五萬兵離開京師,其中自然還有黃子澄等一眾文臣跟隨。

說起來,在眾多的海外藩王之中,無疑朱允炆的待遇是最好的。

像是朱棣,朱棡,朱榑這些,都是要自己去打下城池,然後再得到冊封。

包括先前不久也跟著去倭國的朱樉,也是同樣如此。

朱樉作為諸王之長,也只有三萬兵的護衛規模,不過他的這三萬兵都是戰場老兵,跟隨朱樉打仗多年,經驗很是豐富,比之一般的士兵可要強悍太多。

反觀朱允炆這邊,藩地是朱英作為大兄已經幫他給找到了,不僅是安排了武將,文臣,還幫其負擔了五萬兵的軍餉。

最主要的是,占城這個地方屬於中外商業外來貿易繁華之所,臨近稍微有點危險的安南,現在也已經是被徹底的平定。

占城還有大明水師駐紮,安南亦是有大量明軍鎮守,朱允炆作為藩王的身份,還屬於太孫殿下的弟弟,有任何的麻煩出現,不管是安南的明軍,還是說占城駐紮的水師,都不會有任何袖手旁觀的可能。

這麽安全,又這麽繁華,朱允炆和呂氏的過去,便就跟享福差不多。

這讓其他的皇子皇孫心裏頭非常的羨慕,其中也包括朱英的親弟弟朱允熥。

這時,朱允炆的船隊已經遠去了。

五萬兵早已經是在長江邊上等候,這裏的河道太小,福船雖說能夠勉強進來,但對於水上交通會有很大的影響。

等朱允炆他們到了長江邊上的時候,就會轉乘福船入海,然後一路航行至占城而下。

朱元璋站在城樓上,輕聲的嘆息一聲。

對於這個孫子,在朱英沒有出現之前,亦是朱元璋的全部,也是未來所寄托的希望。

他自然是不可能知道在自己死後,這個希望最終還是破滅,讓老四朱棣拔了頭籌。

當然,不管是怎麽說,這肉終究還是爛在了鍋裏。

只是就現在的情感上來說,朱元璋感覺自己有些對不起這個孫子。

好在大孫安排妥當,給了這麽塊一個好地方。

朱英給朱允炆幫忙承擔軍餉的事情,朱元璋是知道的,也感到非常的欣慰,這讓他心裏多少是好受了很多。

“大孫呐,你說咱這輩子,還能會再次見到允炆嗎。”

朱元璋的語氣中,帶著些許的悲傷。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已經是六十九歲的高齡了。

轉眼間,明年就是古稀之年。

人生七十古來稀,即便是朱元璋的身體現在還算是不錯,可也感到各方面有很明顯的下降。

不服老,已然是不行。

到了這個年紀,正可謂是半截身子埋在了土裏,遠遠的超過了中原歷代皇帝的平均壽命。

“爺爺開什麽玩笑了,以爺爺的身體狀況,孫兒看到百歲都不是什麽問題。”

“這還有三十多年呢,爺爺看那劉三吾,七十三歲入仕,現在已然是八十三歲,還不是活得好好的,這往後的日子長著呢。”

朱英立即笑著說道,百歲稍微有點虛了,便就把劉三吾拿出來舉例。

朱元璋聽到之後,心情頓時感覺到好了很多。

百歲有點遠,而劉三吾八十三歲現在依舊是活蹦亂跳的,朱元璋感覺自己也是沒有問題。

“咱現在對於政事,已經沒有太多的想法,有大孫在,這大明往後定然是越發的繁榮強盛。”

“咱就想多活一些時候,看著小文承長大,看著大孫如何讓咱大明的江山,變得更加的遼闊。”

朱元璋語氣中帶著安詳的味道,眼神更是平靜祥和,到了現在這麽一個地步,他已經是感覺到非常的滿意了。

先前最大的心事,莫過於皇位的繼承,老朱家的江山,如今有大孫兜底,完全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就各方面來說,朱元璋亦是不得不承認,於各方面的發展上,大孫治國可要比自己強多了。

朱英聽到這話,眼神微動,忙道:“爺爺你這是說的哪裏話呢,孫兒若是沒有爺爺的查漏補缺,哪裏能有現在這般成效。”

“爺爺是巨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看這個大明,所以才能是有今日。”

“這朝堂上的事情,只能是爺爺幫忙掌控著,那些文臣也只有爺爺才能鎮壓得住,若是沒有爺爺在後邊給孫兒兜底,指不定他們會怎麽欺負我呢。”

“爺爺,孫兒今年才二十三呀,怎麽可能是那些老狐狸的對手,現在他們夾著尾巴,那都是因為害怕爺爺,而不是害怕孫兒。”

人最怕的就是沒有鬥志,這精神一旦垮了,身體也就會跟著垮掉。

如果有心之人去琢磨高壽的秘密,除了必要的生活條件之外,還會發現但凡是高壽之人,必然是心中有著足夠的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