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北元漢臣回歸大明(第3/4頁)

歐安民沒有選擇離開,其實跟哈爾台吉有著很大的關系。

只是在蒙元之中,因為哈爾台吉王爺身份的關系,從地位上來說,是不能夠認一個漢人臣子作為老師的。

因此雖有師徒之實,但一直未有師徒之名。

在哈爾台吉一聲酒來。

麾下侍衛看向額勒伯克。

額勒伯克輕輕點頭。

到了這份上,就沒有必要說因為這一點小事,而鬧得不愉快了。

“王爺,何……何必如此。”

歐安民此刻老淚縱橫。

他對於哈爾台吉,比之自己的兒子都要陪伴更多。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從小看著哈爾台吉長大,在自己的教導中慢慢成長,已然有一種類似於父子的情愫在慢慢的產生。

到了現在,更是難以舍得。

哈爾台吉雙膝挪動,扶住歐安民的雙手,認真的看著歐安民道:“老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請恕我不能為你養老,但若有任何的事情,我必然會傾其所有來幫助老師。”

兩人原本平日裏於額勒伯克面前隱藏的情感,到了這個時候再沒有任何的顧忌。

畢竟歐安民就要走了。

這時,歐安民忍不住將哈爾台吉擁入懷中,這一刻的心中的情感頓時爆發開來。

額勒伯克只是看著,並沒有說話。

經過先前歐安民那番話後,他的心中現在有些五味雜陳。

只不過現實很清晰,即便是知道了,又沒有什麽改變的意義,從這段時間北元的變化來看,大明太孫的權謀,根本不是他所能夠阻擋的。

在這樣的人物面前,即便是強行對抗,最終受到傷害的還只能是自己。

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放棄北元的漢臣們,看似大明太孫先前沒有說得很是重要,但是就這些針對於他們的準備來說,完全可以看出其暗中是做足了準備工作。

額勒伯克也聽說,即便是有一位漢臣算是孤家寡人,大明錦衣衛都把其失蹤數十年的父母給尋回來了。

……

北元的漢臣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大明。

而朱英也很快把這件事刊登於邸報之上。

當然,朱英並沒有在邸報上說出關於自己做的手段和準備,而是講述自己去到北元談判的時候,在和北元達成和平盟約的情況下。

看到這些北元漢臣們多是十年的想念家鄉,因此心中極為感動,便就向北元皇帝請求,放歸他們回到大明。

其實這些北元漢臣,個個都算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蒙元時期,競爭可要比現在激烈多了,能夠以漢人身份從而進入到北元的朝廷之中,都是個中的佼佼者。

蒙元可不缺乏狗腿子,本身就有著大量奴隸,單純的阿諛奉承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真正的才幹,做出實實在在的政績,才會破例得到蒙元的看重。

朱英沒有必要去破壞他們的名聲,如今的大明也是很缺乏人才,全國官府各個崗位空缺的太多了。

太多太多的人,連識字都不行,哪怕是大力的進行教育的普及,也不是說短短一兩年之內能夠看到成效。

百年樹木,十年樹人。

至少要在八九年後,才能真正的孕育出新生一代的大明才子。

而在這個期間,大明的各方面變化也是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工業化基礎文學的開展,人才永遠都不會嫌多。

北元漢臣的全部回歸,也給大明上下增加了很大權威。

雖然邸報上沒有進行一個詳細的說明,但稍微懂得一點情況的,都知道事情的根源沒那麽簡單。

也算是有一個很好的震懾,讓一些妄圖懷有顛覆大明之心的人,心下戚戚。

就現在大明的整體形勢來說,幾乎是一片晴好。

在減少北元的威脅之後,草原上零星的部族,根本無法維持對大明的對抗。

其中以玉米飼料對於草原尤為珍貴。

為什麽說大明難以飼養大量戰馬,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在於草原的牧草。

戰馬所需要的精飼料,先前大明這邊無法得到。

牧草又不是說能夠很好種植,所以大明馬少已經成了一種極為常見的現象。

與之相對的,自然就是少騎兵。

現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有了玉米作為精飼料之後,對於戰馬的飼養就變得簡單了許多,邊關這邊已經開啟大量養馬。

各種馬場紛紛開設,大量的玉米飼料也在朝著邊關進行一個堆積。

由於對玉米飼料的缺乏,現在百姓都不怎麽吃玉米了,全部都是供給邊關作為養馬之用。

且因為市場需求的變化,玉米的價格也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很大的攀升。

整個西北地區,開始大面積的種植玉米,誰都知道現在的玉米是多麽的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