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定都長安

長安?

聽到這個名字,朱英心下一動。

其實沒有人比起朱英,更加喜歡長安這個名字,只是現在暫時的忘記了改名的事情。

如若是遷都之後,必然也是要改回去的。

長安和西安,雖說是同一個地方,但這名字所帶來的榮耀,歷史感,是完全不同的。

“長安這個名字好,從來立都長安的王朝,向來都是較為強盛,我大明往後,必然也當是如此。”

“爺爺是想在最近兩年,就完成遷都事宜吧。”

朱英笑著問道。

老爺子專門過來說改名的事情,自然是想著早些遷都了。

朱元璋也不含糊,道:“沒錯,如今草原那邊大孫開始行動,南京這邊距離太遠了,不利於控制整個北方。”

“咱們把京都遷徙過去,對於復蘇北方的經濟也是有比較好的影響,而對於整個大明的格局,亦是更加的容易入手。”

“那關中本就是龍心之地,早些遷都更為落心。”

遷都可不是嘴上一說就可以的。

這裏頭涉及到大量的利益變化。

皇宮這邊倒是還好,一旦確定下來,首先就是對長安城的皇宮進行一番修繕,改造。

而對於整個長安城內,所有的格局變化,更是一個重要的體現。

要知道現在的長安城,哪怕是說沒有南京城來得繁華,但家家戶戶那都是住了人的。

南京這邊的文武百官,自然是要跟著過去。

這文武百官的後邊,可是跟著一大幫子家屬呢。

不僅僅是文臣武將,還有大量的京師衛所,也要是跟著遷移。

他們的住所之類的,那也是極為巨大。

包括各個衙門,還有著大量的南京百姓,不說百萬,幾十萬人的遷徙肯定是有的。

遷都兩字看似簡單,但其實是一件非常浩大之工程。

一旦有任何的差池,可能就會導致整個大明的震蕩。

隨著經濟中心,政治中心發生變化,其中以京都為聯系的大大小小利益集團,也是會發生變化。

“爺爺,現在關於遷都長安的事情,還沒有其他人知曉吧。”

“孫兒想讓商會先行過去,先以商會的名義,買下足夠多的田產,房屋,如此對於民生的沖擊會變得小很多。”

“爺爺看是如何。”

朱英開口說道。

強征強遷這對於長安的百姓來說,也會極其容易發生民變。

況且長安本地也是有很多年久的望族,雖說是盛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已然是破滅的差不多了,但一些地方家族依舊是傳承下來。

當初的盛唐,可謂是在此前最為繁榮之朝代了。

萬國來朝的局面,是歷朝歷代難以想象的。

只可惜,最後因為藩鎮割據而導致滅亡。

然長安之名,不僅僅是在中原神州,哪怕是最為遙遠的彼岸,也有著長安的傳說。

包括朱英,朱元璋,對於唐朝也是極為認同。

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時候,更是有官員貪汙,最後因唐朝時期賜下的金書鐵卷,也就是類似於免死金牌,而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

不僅是保留了其貪汙官員的性命,更是把沒收的財產盡數歸還,甚至是官職都沒有去動。

當然,經歷了這麽一個事情後,那官員已然是不可能再有貪汙的想法了,作為唯一一個在朱元璋手裏,貪汙被發現後還能活下來的人,已然是用掉了所有的氣運。

理所當然,那金書鐵卷,自然也是到了皇宮裏來。

畢竟這玩意抵一次命就夠了,哪裏還能讓你抵兩次。

若是再犯,哪怕不是貪汙是其他的罪過,那可就是大不敬之罪了,少說也是要夷三族的下場。

長安啊,長安。

那真是讓人向往的地方。

朱元璋聽著大孫的提議,微微點頭道:“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如此之多的人員安排,還真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宜。”

“尤其是對長安那邊的百姓,勛貴等人,切記要妥善的安置,不能激化民心。”

“先前大孫在修建正陽大道的時候,那補償就非常不錯,既不讓百姓失利,也讓修建得以正常進行。”

“咱看長安那邊,也當可如此去做。”

朱英點點頭。

這點錢財看似很龐大,實則後續是可以很快回本的。

現在的商會跟以往商會不同,幾乎是跟內帑差不多的概念。

即便是流動的寶鈔不夠,也可以暫時找寶鈔提舉司,進行一番借貸。

這可不是有借無還,而是要在規定的年限之內,加上利息本金一起歸還給寶鈔提舉司。

當然,這種歸還,並非是還寶鈔了,而是歸還真金白銀,填充準備金。

如此一來,也就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