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制裁草原(第2/3頁)

只是聽著陛下的語氣,還有太孫殿下的目光,沒有說哪個臣子敢站出來反對。

良久,才有一臣子站出來上奏道:“啟稟陛下,不知這方禁令,是對整個草原,還是只有不服從我大明者。”

這個問題就比較關鍵了。

因為在草原這邊,大明還是有很多友好部落的,包括互相進行的馬市,以茶葉換馬等等一系列的商業活動。

這些目前在邊關的坊市還是比較多見的。

朱元璋聞言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轉向大孫。

朱英上前幾步沉聲說道:“此番律令之對象,為一切不屬我大明之疆域,凡草原邊關疆域之外,無我大明駐紮之衛所,皆在此禁令中。”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只是半晌,也無大臣敢出開口說話。

能夠站在奉天殿的,對於基本的政治嗅覺還是有的,而現在這個提議,明顯就是太孫殿下所提出來。

在陛下那邊嘴硬幾句或許還可以。

但是在太孫殿下這裏,就不是那麽好辦了。

朝堂上的大臣,往小了說也是三十出頭,目前太孫殿下二十未到,如果能順利為官致仕的情況下,自己的退休生活,還是要依仗在太孫殿下手裏。

這大明往後,也是太孫殿下依仗。

人最擔憂的就是未知。

現在的太孫殿下還未上位呢,如若上位之後來個清算,誰受得了呢?

這也是目前朱英作為太孫的優勢,有時候,有些事,大臣會比忌憚皇帝,更加忌憚還未成為皇帝的繼承人。

假若朱英在這個時候已經繼位成了皇帝,大臣們反倒是沒有那般忌憚了。

朱元璋開口道:“既然諸位愛卿沒有其他的異議了,這個事情,便就可定下吧。”

“由六部給事中今日擬定,隨驛站六百裏加急,迅速通告邊關。”

……

朝廷的律令是一方面。

其實這般的律令即便是頒布到邊關疆域,也很難說得到有效的實施。

畢竟涉及到這其中的利益太大了,多少在邊關的商人,就是做這些買賣謀取生活。

其中更是有大量的走私販子,再怎麽禁也很難說禁絕。

甚至在嚴令的情況下,走私販子的利潤更高了。

曾經的朱英,或者說群英商會,便就是最大的走私販子之一,依靠著雪花鹽的暴利,還有其他的一些貨物買賣,建立了最初的原始積累。

其實就目前來說,徹底放棄這一塊的買賣,對於群英商會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包括是現在,依然有很多馬甲商會暗中在操持著這些生意,只是不打著朱英群英商會的名頭而已。

如今朱英決心已下,那麽這些馬甲商會自然被迫要全部中止。

真正把這條禁止嚴格的執行下去,還是落在群英商會這邊。

因為群英商會掌控有足夠多的走私路線,而這些走私路線,將會成為對草原關鍵的打擊。

在六部給事中下達通告之後,朱英這邊的命令,也傳達到了張伯這裏。

張伯拿著從宮中傳來的令旨,輕輕嘆息。

因為他並非是漢人,而是女真人,東海女真。

當這條禁令開始實施後,也是包含了曾經張伯生活過的地方。

他非常明白,曾經的族人如果沒有糧食,藥材,布帛,鐵器等等這些物資後,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一年。

不,或許只需要半年的時間,大量的族人就會因為饑荒,瘟疫而死亡。

整個草原都要開始凋零起來。

那裏將會變成人間煉獄。

“父親,我們真的要這麽做嗎。”

張伯的兒子,也是曾經朱英的護衛,在看完這令旨之後,有些遲疑的問道。

張伯眉頭緊皺,遲疑了片刻這才訓斥道:“這是東家的命令,自然要嚴格的執行。”

“可是……”

“沒有可是。”

張伯的神情變得肅穆起來:“你也當知道,當初是因為東家,所以我們才能活下來,也是因為東家,才有了今日的我們。”

“從東家拯救我們部落的時候開始,我們便已經向長生天發下誓言,今生往後必當是全心全意的效忠東家。”

“不管是任何的命令,哪怕是讓我們去死,也必須要嚴格執行東家的命令。”

張伯之子頓時低頭道:“我知道了,父親。”

張伯在說完之後,又有些落寞的感覺。

因為張伯的部落並非是所有的族人都跟隨朱英,他們只是單獨出來的一支。

部落那邊的關系也比較復雜,友好的部落基本上也沾親帶故。

想到這裏,張伯又道:“我會入宮去求東家,看能否給出一條生路,現在大明各地都是用人之際,如若是願意遷入大明的草原人,希望東家能夠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