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2/3頁)

“而那些貪戀錢財的賊匪,他們並非不能吃飽飯,只是想要更多,這樣的人即便是現在多一些,百姓也頂多是怪罪當地官府辦事不力,而不會說生出什麽造反之心。”

毫無疑問,朱元璋被朱英的這番話給說服了。

簡單來說就是造反跟犯罪的關系。

造反,影響的是大明的地位,而犯罪,影響的是百姓的生活。

哪怕是目前的犯罪情況更多一些,這也不會影響到大明的統治地位。

朝廷只需要極大整治的力度便也就可以了。

但是挨餓就不同了。

朱元璋自己就是紅巾軍出身,自然知道挨餓的感覺是怎樣的,那是賣兒賣女,人盡相食的人間煉獄。

若不是餓死一大片,誰會願意幹腦袋別在褲腰帶的營生呢。

一番沉思過後,朱元璋最終是同意了官道的修建,還有加大增大全國治安司的範圍的奏章。

目前治安司還處於試點的階段,這也就是意味著初開江浙一帶外,其他地區目前沒有安排治安司的成立。

次日早朝,便是由朱英提出,在凡屬大明疆域內的所有城池之中,盡皆設立治安司。

奉天殿的官員對於這件事並沒有什麽反對的意見。

相反,這意味著大量新的官職開始出現。

而文官很快就意識到這些官職的重要性,當下就有官員提出,不應該所有擔任治安司的官員。

刑部尚書楊靖上奏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治安司所管轄之能,並非在於追捕緝盜,主要在於查案,斷案之上。”

“在先前太孫殿下所立章程之中,入治安司者以武官居多,而臣認為,所需之捕快,衙役,自是武官優先,而治安司管轄所掌,當以文官為主。”

“若是大字不識,又怎能斷查分明。”

這話一出,便有許多文臣跟上。

多是在講述文人為主的重要性。

文武之爭由來已久,在文臣的眼中,以文治武才是關鍵所在。

武官雖說是武官,或許許多確實文化偏低,甚至文盲都有不少,但自然也不缺乏讀書人。

在這個年頭,便算是他文武雙全,只要你練過兵打過仗的,都會被歸納到武官的體系之中去。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還有前宋遺留的學文風氣,於現在的文人看來,吟詩作對,賞月觀雪,養尊處優才叫文人。

舞槍弄棒者,皆為粗鄙武夫,即便識字又如何,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

這等風氣已然是蔓延大明全國,當然這個鍋朱元璋可不背,是前朝或者說前前朝傳下來的,並非說是一朝一夕之事。

朝廷上,武官這邊自然不會說示弱,當下就開始抨擊文官體弱多病等等一系列方面的問題。

當然,在嘴皮子上,武官肯定是罵不過文官的,不過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眼看爭執不過就要展開全武行你。

“放肆!”

隨著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的一聲暴喝之下,整個奉天殿這才得以安靜下來。

朱元璋擺擺手說道;“大孫,你且說說關於治安司官員的要求。”

朱英點頭,走到金鑾殿上道:“治安司之官員,並非僅僅只是對於治安事件的處理和完善。更兼之有收集,掌握,報告影響地方治安穩定,大明穩定之情報。”

“其管轄區內所有固有百姓及流動百姓實數。”

“其管轄區內工廠,商鋪,居民等日常巡差及安保工作。”

“同時對各類災情的調查,處理等相關情況。”

聽到這裏,文臣們的心中開始變得興奮起來,因為從這些話上可以聽到,明顯太孫殿下這是要重用文臣,如此類別之多的事務,那些沒腦子的武夫怎麽能幹得了。

而武官這邊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在武官們的心中,太孫殿下一向是偏袒於他們的,包括涼國公等一系的淮西勛貴武將們,可都是太孫殿下的心腹。

只是雖然心中有幾分不舒服,但也明白太孫殿下說的在理,倒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就是感覺面子上有些掛不住罷了。

不過在這裏朱英只是稍微停頓了一下,緊接著說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治安司官員的職能相對來說比較專業,且承擔的責任也是很重。”

“是以本宮決定,但凡想要擔任治安司官職者,須先以在大明軍事學院培訓一年起步,同時須有兩年的治安司閱歷,經考核之後,優異者方可提拔至各地官員主持地方。”

這話一出,頓時在文臣這邊就有些懵逼了。

大明軍事學院雖說確實有文人才子的報名參與,但是絕大多數來說,基本上還是武人居多。

而兩年的治安司工作閱歷,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文人根本不可能直接考取功名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