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大孫從未讓咱失望過(第2/3頁)

海外藩國成立的消息,朱英也在次日直接安排到了京師邸報之上。

這也算是給海外藩國打了一波廣告,進行引流。

而關於遷徙海外的優惠政策,也在百姓之中升起波瀾。

“去晉城路費由晉王負責,到了就給地,每人五畝起,這聽上去,好像很不錯誒。”

“什麽呀,還不如去燕城,這邸報上面可是說了,凡十八歲至三十五歲未有妻則,分配倭國女子一名,這多好呀,都不用媒婆了,直接就給送。”

“齊城那邊也不錯呀,每人五畝地不說,還給免除賦稅三年,這多好啊。”

朱棡,朱棣,朱榑,在這個時候自然是拋出大量的優惠條件開始從大明召集百姓過去。

誰都知道,人員才是關鍵。

尤其是讀書人,但凡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哪怕只是個童生,去了就包分配,給地,送老婆。

豐厚的條件,確實是讓許多人開始心動了。

大明燕王府。

徐儀華正在跟朱棣商議搬遷的問題,不過朱棣在思索一番後說道:“你們便就在暫且先在京師吧。”

“如今倭國那邊的條件並不怎麽好,沒必要跟著去受苦,等那邊經營好了,再過去也不遲。”

倭國的情況目前並不明朗,雖說倭國已經頭像,但條約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用來撕毀的。

如若那天突然爆發戰事,就極為危險了。

顯然徐儀華還是想跟著去的,不過朱棣的態度也很是明確,想要等那邊都起步之後再說。

只是對於建設,其實朱棣並不是很感興趣。

“父王,不若讓我也跟著過去吧。”朱高熾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說道。

這讓朱棣有些意外。

“你可知道現在倭國那邊,可跟大明完全不能比。”朱棣開口道。

朱高熾回道:“兒臣自然是明白,不過現在的倭國戰爭剛過,短時間內肯定是和平的狀態,主要在於內政上的管理。”

“兒臣不才,自幼跟諸位老師學習,在於內政上面雖有所差,但亦可慢慢踐行。”

聽到這話,朱棣原本想要訓斥的心思,逐漸的收回。

這個時候他才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在燕王府中,若說學問這一塊,好像還真就是自己平時看不慣的這個長子最為出色。

老二老三什麽情況,也就不用說了,基本上是跟自己一個德行。

在倭國那邊,朱棣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去晉王朱棡的城池時,他仿若是看到了在京師這裏的震撼感。

而自己想做,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從軍事行動上來說,主導高麗,朱棡,朱榑一起攻打倭國三城的他,無疑是最為成功的。

可是在這之後呢。

戰爭不再是主旋律,發展才是。

總不可能天天帶兵去對倭國那邊進行一個劫掠吧。

額,這麽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倭寇都能侵犯大明沿海,怎麽自己就不能幹呢。

不過目前還是在於內政之上。

遲疑了片刻後,最終朱棣還是點頭道:“行,這番去倭國,你便隨我一起去。”

話是這麽說,其實朱棣已經打定主意把城池的管理交給自己的兒子了。

而自己就主要去負責軍隊的訓練。

就讓長子給自己來幹後勤。

……

次日。

朱英把朱棡,朱棣,朱棡都召到了自己的坤寧宮。

“三皇叔,四皇叔,七皇叔。”

朱英擡手作揖。

三人也是趕忙回禮:“拜見太孫殿下。”

朱英也是幹脆,直接便就開門見山:“這次請三位皇叔過來,主要是商談一下關於倭國三城的情況。”

聽到這麽一個開頭,首先皺眉的就是朱棣了。

難道昨天說的話就不算數了?

今天把我們召集起來想要改掉昨天的說法?

朱英說到這裏,略微停頓了一下後接著說道:“目前倭國三城對於大明極為重要,若是三城穩固,則大明之沿海,再也無憂倭寇之憂患。”

“因此三位皇叔實在是身肩重任。”

“是以在昨夜我左思右想過後,便想能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三位皇叔能夠迅速的發展。”

聽到這話,三人頓時放下心來。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邊往後就是自己的藩國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可謂是無比的自由。

現在太孫這個意思,還是要給予扶持。

朱英接著道;“首先是糧食的問題,這邊在跟倭國的海貿上,糧食是禁止出口海外的商品,但是城池的發展離不開百姓,最開始便是要解決溫飽的問題,才能快速的在倭國收復倭國百姓的民心。”

“在海貿之上,將會根據情況的不同,每個季度都會運送一定的糧食至三位皇叔的城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