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大明不公平的對待(第3/4頁)

大明的興商之策,讓許多投身進去的,哪怕是大字不識,今年也都是賺得盆滿缽滿,一個月進賬十幾貫鈔,都算不得什麽掙大錢。

賺上百貫鈔的,也是經常聽說。

而他們,也是京師消費的主力軍。

錢來得快,自然就沒那麽在乎,花了就花了,明日再賺便是。

娛樂業在京師的發展,是越發火熱了。

據不完全統計,單單是今年在京師新開的青樓,就已有數百之多。

其中有路子的,還從遠洋之外,招來許多外族女子,憑的一股子獵奇獵艷,生意極為紅火。

諸多青樓也是有所有樣。

若是在這個時候的大明,在青樓見著什麽黃頭發,藍眼睛的外族女子,不要驚奇,實在是太多了。

有需求就有市場。

海禁解開後,海貿變得更加的頻繁起來,京師的熱鬧,整潔,禮儀,文明,還有包攬著全世界的商品,讓所有來過的人,無一對此繁華不心生留戀。

尤其是從戰爭之中,被大明的商人給買過來的外族女子,更是來到此地,根本就沒有走的意思了。

不過現在大明的律法,尤其是在戶籍上面,只針對於大明國人,其他的想要加入大明戶籍,尤其是京師南京這邊的,就比較麻煩了。

女子還好一點,便是能夠找個京師戶籍,哪怕是大明戶籍的嫁了,便就可落戶大明。

男子就麻煩一點,若是沒有貢獻,或者有技藝才能的,戶部下設的部門,是不會給其落籍的。

而非大明戶籍之人,在許多律法層面,沒有享受的保護。

雖說沒有明文規定,非大明戶籍就要低人一等,但現實的情況就是低人一等。

比如有戶籍和沒戶籍的爭執見官,就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在一些案件上有所袒護,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對於這些,朱英也有所了解,知道有些許不公,但並沒有去改變的意思。

為什麽要改變,區別對待,挺好的。

便就是這樣,才能讓其他外族外國之人,心向文明,心向大明。

從深層次來說,大明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這裏沒有漢人,蒙古人等等的區分。

只有大明人和非大明人的兩種概念。

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人口,這也是朱英要進行的一個方式。

區別,不公正的對待,往往會讓更多人對於大明更加向往。

用朱元璋的話來說,咱大明的百姓還管不過來呢,哪裏有時間去管這些外族之人。

在官員制度這邊敲定之後,朱英便在此出宮,開始商定關於工人工會的事情了。

工人工會,在如今的大明是很有實行的必要。

因為工業的發展的基石,就是工人群體。

普通的勞工是工人,有技術的工匠,也是工人,甚至是大夫等人,都屬於百工的行列。

很多創造,科研的發展,最早哪有什麽科學家的存在。

便就是工人在推動。

具體點來說,便就是技術工種。

這些經常在一線工廠裏幹活的人,往往會蹦出幾個腦袋靈活者,他們發展出更為快捷,便利的施工方式。

有著豐富的實際經驗的他們,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便就屬於近現代科學家的雛形。

只是因為讀書少,所以不能形成更為系統的理論方式。

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是需要大量的先輩獨自摸索。

朱英雖然有著前世的經驗,可他並非是什麽百科全書,對於很多事情,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大的方向清楚,但是小的方向,那就一竅不通了。

只是不管如何,先保障工人的利益,至少不會平白受到別人的剝削才是關鍵。

出宮之後的朱英,便開始微服私訪所有的工廠了。

不僅僅是民間的工廠,包括自己群英商會下的廠子,也是要走訪的。

自從上次刺殺的事情過去後,朱元璋對於大孫的個人武力,就有了一個很是充分的了解。

所以對於大孫的出宮探訪也很是放心。

不過自然還是要有隨身侍衛陪同,便是玄甲衛,也會在朱英出宮的時候,開始進行外出演練。

這邊是有什麽情況的時候,只須朱英身邊的侍衛,向天放上一信號火藥,便就立即行動,即刻護衛太孫殿下的安危。

在如今的大明,是嚴禁火器私自民用的,這也是朱英在發展火藥司的時候定下的規矩。

但凡有私藏火器者,一律嚴懲不貸,大額罰金,沒收火器。

若有憑借火器傷人者,視情節嚴重程度,處以十五年往上勞役,或流放,死刑。

不過對於海貿的商人,出國在外,享有特殊的優待。

畢竟大明之外,盡皆屬於蠻夷之地,為保護大明百姓在外之安危,得通行出大明疆域者,可按照人數在沿海火藥司,租借一定數目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