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為難的狄玉森(第2/3頁)

目前大明的仵作,學習的書籍,主要還是來源於南宋宋慈編撰《洗冤集錄》,裏面有關於各種仵作驗屍的方法。

在古代,尤其是死後的屍體,是極為忌諱的。

解剖屍體在很多人看來,更是對屍體的一種褻瀆,即便是特殊的情況,也需要得到上官的首可,還有屍身家屬的同意,才可以對屍體進行一定的程度的解剖。

屍體的下葬和目的位置和規格會被認為能影響到家族後代的命運。

所以人死不能無全屍,更不能死無葬身。

這也就導致哪怕是解剖,也有著許多的約束和規矩。

這便要求仵作大多數時候,都要在沒有解剖屍體的情況下,把詳細的檢驗結果報告給上官,留作卷宗,以作斷案的參考。

因此,仵作要懂許多專業知識,精通解剖學及藥理病理,知道何處經絡受傷便危及哪處臟腑,中何種毒便出現什麽症狀。

判斷越準確,對破案越有幫助。

所以,仵作幾乎都靠名師傳授。

認真負責的仵作,檢驗屍體極其詳細,從毛發到指甲,決不放過任何細節,一具屍體總要翻來復去地查探,尋找可疑之處。

包括已腐爛的屍體,高明的仵作也有辦法驗證,甚至根據枯骨的顏色來判斷當初中的何種毒藥。

狄玉森並非是仵作,但他的驗屍手法,極為精湛。

這是家傳,是從盛唐時期,狄仁傑的手中傳承下來。

《洗冤集錄》狄玉森自然熟悉,而家傳關於仵作經驗的記載,才是狄玉森真正的本事。

多年的琢磨,研究,實踐,已經讓狄玉森對於家傳的仵作知識,完全掌控於心。

驗屍完成之後,狄玉森便對著旁邊的記錄官員說道:

“記,四人胸口皆有致命傷勢,面色鼓漲,如若被人掐住脖間。”

“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傷痕,亦無打鬥痕跡,四人為軍中將軍,武藝高強,疑似事先已然中毒。”

“疑似中鉤吻之毒,窒息麻痹,渾身酸軟之下,被人所殺。”

旁邊的官員奮筆疾書,很快便將狄玉森的話全部記載下來。

而後有些疑惑的問道:“狄大人,這便沒了嗎。”

狄玉森點頭道;“沒了。”

那官員沒想到,狄玉森在這裏看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最後總結出來的,不過短短幾句話。

狄玉森自然看到了官員的疑惑,便就說道:“只需要關鍵的死因便就可以推斷出很多事情了。”

“這四人放在戰場上,個個都是猛將,哪怕是在尋常之中,也不見得是幾個毛賊能夠對付的。”

“尤其是四人在一起,尋常二三十人圍困,都不見得能完全擊殺。”

“可現在四人的身上,並無劇烈打鬥的痕跡,加之面部鼓脹,唯有事先下毒,方才可能。”

“兇手倒是心思縝密,殺人之後拋屍水中,初死時腹部被灌入了大量河水,消除了毒藥的蹤跡。”

“鉤吻之毒,並非是致命的劇毒,主要在於渾身麻痹,這才給兇手有了可趁之機。”

“現在只需要查探出四人生前,曾在哪裏吃過飯食酒水,線索也就有了源頭。”

負責記錄的官員聞言,面色先是有些驚嘆,而後加上幾分怪異。

狄玉森見此問道:“怎麽了,難不成你知曉四人曾在哪裏吃過飯食酒水。”

官員道:“狄大人,這事很多人都知曉,四人在離開的時候,最後便是去了涼國公府,以涼國公的性子,定然是好酒好肉的招待。”

狄玉森聞言後,頓時就感到了幾分棘手。

涼國公的名頭,整個大明誰人不知,這可是一等一的名將。

關鍵是其性格之暴躁,也是出了名的。

關於先前涼國公把大理寺卿都給攆出門的事情,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聽說了。

可是眼下唯獨線索就在那邊,這一趟,不去不行。

官員的眼中帶著幾分譏諷。

對於這個從小地方突然被太孫殿下看重提拔的人,心裏頭有著幾分妒忌。

仵作的本事,可算不得什麽,他也不相信,狄玉森真的能把案子查個水落石出。

狄玉森這邊,遲疑片刻後,硬著頭皮咬牙說道:“備馬,去涼國公府拜見。”

官員的臉上不由露出幾分詫異,問道:“狄大人確定要去嗎,那可是涼國公府。”

狄玉森點頭道:“去,必須去。”

官員的臉上,不由露出幾分幸災樂禍的神情。

大理寺卿都被趕出來的,你狄玉森憑什麽覺得自己能去。

指不定連大門都沒法去。

便就等著看好戲吧。

……

涼國公府前,狄玉森拿出拜帖對著開門的仆從說道:

“還請通傳一聲,應天府京縣丞狄玉森,特來拜會涼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