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朱棣的歡喜(第2/3頁)

“末將剛一過去自報身份,他便對末將防範甚嚴,以至於根本沒有和道衍法師單獨見面的時機。”

“而後道衍法師便讓末將,跟衛光談論聯合的具體事宜。”

“而後末將在那邊待了一天,也沒尋到機會,那衛光一直就伴隨在道衍法師左右。”

朱棣聽完之後,沉默下來。

其實在朱棣的心中,對於道衍的性格非常清楚,這是一個只想實現心中抱負之人。

從其他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道衍,可以算是得償所願了。

如果道衍真的想要給自己帶話過來,朱棣相信,完全可以有其他的辦法。

“對了,王爺,在末將臨走的時候,道衍法師讓末將給王爺帶一句話。”

就在朱棣心中難免有些感傷的時候,張玉開口說道。

朱棣忙問:“什麽話。”

張玉回道:“道衍法師說,謝過王爺對慶壽寺照顧之恩。”

朱棣微微頓住會,頓時豁然開朗。

“哈哈,本王就知道,道衍終究不會辜負本王。”

慶壽寺在外人看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和尚廟宇,然其實對於朱棣和姚廣孝來說。

很多暗中的行為,幾乎都是在慶壽寺裏進行。

比如和李景隆的聯系,運送優質戰馬。

朱棣在這一方面,自然是不好出面,包括王府裏的親衛,也是不能出面。

這倒不是說朱棣對於親衛的信任問題。

而是有些事情,朱棣根本沒法參與。

錦衣衛對於各地的藩王,雖然沒有說很嚴密的監視,但是在戰馬運輸這塊,肯定會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本身大明缺馬,因此對於戰馬看護極為重要。

很容易就可以通過這條線,追查到朱棣的頭上。

到時候傳到父皇那邊,可就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但是姚廣孝的廟宇,就沒有這些煩惱,就算是僧人被查了出來,也找不到朱棣的頭上。

而在這個其中,朱棣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權勢,給僧人這邊解圍。

僧人的行動,在許多方面也比較方面。

朱棣在北平,名義上能夠掌控的軍隊,不過三萬人,這也是朱元璋對於藩王們的限制。

然而實際上,整個北平,不管是文臣,亦或是武將,都被朱棣所拉攏。

那些拉攏不了的,自然是想辦法除掉。

隨便給安一個貪官的名頭,操作起來不要過於簡單。

而且這樣的行為,反而會得到京師裏父皇的看重,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大部分的文臣,武將,對於僧人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防備心裏。

也就是如此,朱棣才可以把整個北平,打造成鐵桶一塊。

所以當聽到張玉傳達道衍的話,說起慶壽寺的事情,朱棣心中就已經明白,這是道衍在暗中給自己傳達信號。

想了想,朱棣說道:“和高麗那邊的聯合事宜,你與衛光間的商議是如何定奪的。”

道衍這邊確定下來後,朱棣自然心裏頭就輕松了許多,便也轉而問起相關的事情來。

張玉回道:“目前倭國的軍中,皆是向後不斷的集中,似乎是想要積蓄兵力,尋得我等破綻,而後一擊得勝。”

“不過倭軍的戰力,也便是那樣了,跟我大明之軍比起來,仿若是雲泥之別。”

“哪怕是高麗軍打他們,好像也沒有費太多的力。”

“因此末將和衛光商議著,先聯合起來,把我等跟高麗軍中間的殘余,徹底的清掃幹凈,互為助力,尋機會擊潰倭軍。”

張玉簡單了說了一番後,便就開始講述一些關於軍隊布局的細節。

同時也拿出了兩份地圖,這是目前朱棣這邊,還有道衍法師那邊,各自勘察過後,繪制而成。

現在兩塊地圖拼在一起,範圍就變得比較清晰起來。

聽完張玉的講述之後,朱棣點頭,便是同意了目前的策略。

總的來說,現在不管是對於明軍,亦或是高麗軍來說,最為迫在眉睫的,就是搞糧食了。

對於糧食方面,其實還算不錯。

因為倭國和草原諸部最大的相差之處在於,他也是屬於農耕文明。

也就是說,現在不管是對於大明,還是倭國這邊,馬上就要遇到的事情,便就是收糧。

如今已是五月份,而倭國水稻播種,便就是在下個月。

明軍登陸倭國之後,對於耕地,也非常的重視。

大軍行進之處,都是盡量的避開了農田。

馮勝非常的清楚,農田對於目前的明軍,可謂是相當重要,甚至是關系到未來對於倭國的一些相關動作。

倭國這邊,雖然把倉庫的存糧,都已經藏匿起來。

但對於毀壞農田這樣的事情,並不會去做。

在倭國長久的歷史上,這是第三次受到外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