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實業興國(第3/3頁)

目前來說,正陽大道兩側房屋,只租不賣。

除了水泥廠外,造紙廠,印刷廠也很重要。

因為涉及到成本的關系,尤其是油墨成本,所以不管是造紙廠,印刷廠。

朱英這邊都是以扶持為主,不僅沒有收取任何費用,所有的知識,包括油墨的制作方式這些,全都是免費開房。

之所以要如此,其中不僅僅關乎到邸報這塊,還涉及到普及教育的關鍵。

紙,是文字的載體。

想要教育事業的興盛,那就少不了紙張的制作。

扶持,就是為了讓這個行業,徹底的開花,形成良性競爭,大的競爭。

只有開辦紙廠,印刷廠的人多了起來,價格才會大幅度的下跌。

所以自然是辦得越多越好,甚至只要有這個意願的,還不懂得怎麽做的,群英商會這邊可有提供有經驗的人員幫扶。

當然,幫扶人員的來往路費,吃喝用度,當然都是由商家負責。

當這些事情,在邸報上開始宣傳的時候,群英商會的平安茶樓,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沒得辦法,只好臨時快速的,把靠近正陽廣場的商鋪,二十多間先行裝修完成。

作為接待使用。

同時也招聘大量的人員進行簡單的培訓,包括一些關於各方面的介紹,都刊印成冊。

即使如此,每日從早到晚,詢問的人都是絡繹不絕。

為了更好的發展造紙,印刷。

一些小的作坊成本,也被宣發到文冊之上。

這是為了加大其中的競爭力度,同時也是為了許多坊間的百姓,有些余錢的,也能夠參與進來。

與此同時,朱英馬上召集六部官員,尤其是戶部這塊,開始制定關於用工的最低保障制度。

這個制度,肯定高不到哪裏去。

什麽休假之類的,也無法保障,甚至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完全是一種剝削勞動力的行為,好像還是幫著商人在剝削。

其實就目前的社會狀況,能夠讓一個工人,長期工人所賺取到的工錢,穩定的供養家庭成員,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

可是說是絕對的良心商家了。

搞什麽高工錢制度,便是完全不符合大明如今的國情。

即便是這些基礎的保障,在許多商人看來,朝廷這邊還是有些狠了。

因為最為關鍵的一條,所有工人,不可以有賣身契。

也就是說,但凡進了場子,就等於賣身契失效,不僅不受官府的保護,還要進行查出。

朱英已經預判,許多黑心商人,指定大量低價購買奴仆,作為用工人所用。

只是也有一個漏洞。

那便是官府所保護的,唯有享有大明戶籍之人。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大明戶籍,便就不在保護的範圍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