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3/3頁)

總不能說,還是覺得關系舉薦比較好?

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而且大家也都知曉,這件事陛下拿到朝堂上來議論,其實早就已經下定決心。

若是那個傻子冒出來反對,往後的日子好不好過,還有沒有,就不好說了。

當第三件事,官員致仕章程說出來後,整個朝堂就跟炸開了鍋一般的熱鬧。

六十歲退休?

退休按照品級,每月最低可得五貫鈔補助?

這個方案一出來,有人願意,有人不願。

願意的主要是上了年紀的官員,他們有些幹不動了。

不願意的也是這些上了年紀的官員,因為他們不想放下手中的權力,也覺得自己的身體還算不錯,能繼續幹上幾年。

與其說是朝會商議,不如說是陛下通知一聲。

官員反對或是贊成,對於朱元璋來說,也沒太大的意義。

其實絕多數的京官對於致仕章程的看法,還是處於贊同的狀態。

因為這裏是天子腳下,錦衣衛的嚴密監視,讓他們根本沒有貪贓枉法的可能。

加上陛下這人很是勤奮,也拉著大家一起勤奮,稍微有些年紀的,都感覺壓力很大,頗有些承受不住。

致仕對於他們而言,反而是一種解脫。

按照陛下頒布的致仕章程,也不是說致仕後就完全沒了地位可言,也一樣有上奏的資格。

朝臣們議論的同時,在奉天殿的角落,還有數個記載朝會的文人。

他們是被特批參加朝會,本身沒有官職在身,主要負責記錄一些大的事情。

便是京師邸報的編修們。

兩日後,朝堂上的三件大事,就已經刊登到了邸報之上,並且發行。

對於現在的京師百姓來說,每天清閑時分最為主要的事情,就是去茶樓聽邸報。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幾乎所有的百姓就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

而京師這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就有上千家茶樓開張營業。

主打的就是邸報講述。

當一股風潮興起的時候,對於絕大多數坐賈來說,那就是大生意。

幹說書人這行的,也越發多了起來。

“話說這官員致仕章程,為的是啥?”

“為的就是給後面的年輕官員讓路呀。”

“今日邸報上的三件大事,咱們可不能說分開了看,而是要連在一起,才能明白陛下的意思。”

“南北分榜取士,政績優先晉升,六十歲致仕。此三件事連著分析,咱們可就明白陛下他老人家的心思了。”

“這是要讓咱們大明朝吏治清明,剔除貪汙行賄之輩,也能讓上了年紀的官員們,安享晚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