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致仕之爭(第2/2頁)

大明沒有類似於後世統計局這般的機構,這本冊子上,是關於現如今官員的一個匯總消息。

在老爺子一邊查看匯總數據時,朱英一邊介紹說道:“大明如今在職官員為二萬七千八百九十六人。”

“哪怕是按照均分每人十貫寶鈔,月近三十萬,年三百六十萬左右,按照目前各項收益,賦稅的提升,並非難以承擔。”

“這些官員中,其中年歲在五十以上占據六成,余下有三成皆是在四十歲往上,四十歲往下唯有一成。”

“大部分的官員孫兒在文冊之中有簡單記載,約莫有七成半的官員,並非是以政績提升,而是通過熬資歷,而後舉薦的形式,得以升官。”

“舉薦最大的弊端,便就是親親相隱,最為容易形成朋黨關系,那些有才能的官員得不到提升,反而是讓這些關系戶上來。”

“長久以往,對於整個大明的官場環境,都是一個偌大的隱患。”

“爺爺明察秋毫,定然可辯忠奸,孫兒自認為也有幾分見識,大體上出不了什麽問題。”

“可後世子孫呢,他們定能代代優秀嗎,中間若是出了個糊塗蛋子,豈不是毀壞大明根基。”

“古今多少王朝,開國即是巔峰,後來者無一能有所超越,反倒是越來越弱,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難,是以王朝破滅,另立新國。”

“這其中的關鍵,孫兒反復思考,看似是昏君所為,實則跟各層官員,更加息息相關。”

“若是多來幾個不肖子孫,咱們大明……”

話到了這裏,朱英就沒繼續說了。

因為朱英非常清楚,老爺子的軟肋,一直就是在於怎麽才能讓大明國祚延綿萬世。

目前大明所有的制度,都是在圍繞著這個點而設定。

果然,在邊聽著大孫匯報,邊看著冊子上詳細的數據時,朱元璋的心思開始發生變化。

沉吟思索一番後,朱元璋伸出手來:“來吧。”

朱英嘿嘿一笑:“孫兒就知道瞞不過爺爺。”

說完,便就從懷中掏出第三本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