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2/3頁)

陳友諒驕傲自大,張士誠就想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

若是沒有朱元璋,這破碎的山河,真能重拾嗎?

朱元璋聽到這些,並沒有太多的表示,只是微微仰頭,嘴角上翹。

這等奉承話,大孫不是第一個說的。

自從大明建立,一統天下後,豐功偉績這些,那些文人說得更加高雅,更加雄偉。

剛開始還不錯,天天聽,早就膩歪了。

耳朵都已經起繭了。

然大孫口中說來,這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

“邸報這邊,咱定然是要全面推行的,誰也阻擋不了,這些個上奏的,他們的名字咱都會讓錦衣衛記下來。”

“好好查一查,看看是否有什麽貪汙違法的。”

“過兩天伐倭大軍就要出征,大孫這兩天多去看看。”

“欽天監那邊,咱便讓劉日新跟著帶隊過去給大軍辨別氣象。”

“此次伐倭,必定要一舉建功。”

朱元璋講述著對於征倭的安排。

朱英聽到劉日新的名字微微一頓,這才想起這個年頭的風水師,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只是用他們來預測天氣,靠譜嗎?

雖說有諸葛亮借東風的事情在前,不過怎麽想,感覺都有些怪怪。

想到這裏,朱英還是覺得自己得親自去問問劉日新。

……

邸報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整個京師內,幾乎都在圍繞著邸報上所寫的東西在述說。

在這個缺乏娛樂的年代,邸報這種新鮮玩意,足以讓所有的士子百姓為之著迷。

即便是賣菜的老農,也會去茶樓裏聽上一段。

從前的國家大事,哪裏會跟他們這些窮困百姓有什麽關聯,那都是官老爺的差事。

聽到太孫婚典,老農也要拍手道一聲好。

對於太孫,很多百姓都是感激涕零,因為在治安司的介入下,京師的商幫幾乎消失殆盡。

與之帶來的,便是小販們不需要再去繳納保護費了。

就連管轄市場的五城兵馬司的巡捕大爺,突然間就變得客氣了許多。

曾經哪個不是白吃白拿,現在就是小販們趕著送,那些巡捕大爺都不敢去接。

太孫大婚,老百姓們是由衷的從心裏頭感受到祝福。

還有那學堂。

聆聽邸報的老農,就有一小兒子在太孫的學堂求學。

這可是家裏頭,未來的希望啊。

若是能夠學出身來,如果能有個生員的功名,對於老農來說,都是祖宗保佑。

每次小兒子回家,老農都會嚴厲訓斥,必須要在學堂跟著先生好好學。

同時什麽農活,哪怕是春耕都不會讓小兒子去碰。

這可是改變命運的時候。

“話說在咱們大明立國之前,蒙元統治,咱們這些漢人,尤其是南人,那就是四等民。”

“什麽是四等民?便就是跟雞狗差不多的地位,哦,這般說不太準確,在元大人的眼裏,咱們可是連狗都比不上,想當狗可沒那資格。”

“這中原大地,自古以來就是咱漢人天下,洪武爺立下大明,才算是給了咱們真正的棲息之地,否則那等日子,何異於煉獄般。”……

聽著說書先生在台上的話語,老農的心裏頭,也有一股異樣的情愫在產生。

今年的老農,也已經到了花甲之年,真正在‘元大人’下討過生活。

那時,他之一家,便就是‘元大人’家奴。

過著連狗都不如的日子。

曾經的往事被勾起,老農不由握緊拳頭,一股叫做憤怒的情緒誕生。

聽到洪武爺立國,又緩緩松開,臉上不由洋溢著笑意。

現在雖然也累,但至少能活。

有著三個兒子的老農,哪怕是在村裏,也是受人尊敬。

想起村裏頭傳的‘攤丁入畝’。

老農突然想到:賦稅少了,也能多養活幾個。

據說種下的那些新作物很是高產,怕是以後都能不挨餓了。

或許,回家找婆娘再生幾個娃?

想到這裏,老農心裏頭一陣火熱。

……

欽天監。

在外人心中,這裏應該是非常神秘,帶著如同神話般的色彩。

朱英來之前,也是這麽想的。

之所以沒有傳喚劉日新,而是親自過來,也是想到這神秘之地看看。

然而真正到了後,說不上失望,卻和想象中的相差很大。

說是欽天監,但感覺卻跟翰林院沒有太大的區別。

隨處可見的是各種欽天監官員埋頭苦讀。

甚至還有許多欽天監成員,看著典籍書冊,時而抱著珠算不斷撥動,時而在紙上急促寫寫畫畫。

就好像在做術算題般。

若不是還有一些風水羅盤,銅錢木劍存在,朱英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