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為弱滅

科舉,在古往今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足可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興衰。

而朱元璋對此,自然也是極為重視,往年的科舉,都是由太子朱標負責。

今年便讓朱英負責。

能夠進入殿試的文人,無一不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相當於站在了才華的頂尖。

這些人可以從眾多才子之中脫穎而出,情商可能不見得如何,但智商指定拔尖。

朱元璋的意思也是簡單,便是讓朱英趁著這個機會,和今年科舉的才子們提前熟悉,若是有能看得順眼的,亦能提前收入班底之中。

葉月清對於科舉這塊,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畢竟之前她主要負責的商業,情報打探這些。

但是朱英知道,要想對大明的風俗進行一個改革性的變化,那麽科舉就是一個關鍵。

南北榜事件,朱英當然是知道的。

現在的大明,由於北方常年遭受征戰,文化經濟逐漸向南轉移,這也就導致北方士子在文化素養上,比之南方士子要低上許多。

至洪武三十年的時候,更是出現榜單上唯有南方士子上榜,北方士子無一人上榜的事情。

既然是由自己來負責科舉,朱英自然會將南北榜之事,扼殺在搖籃之中。

南北分開取士,這是目前最佳方式。

還有之前朱英提出的多方面小科舉,現在完全也可以布告天下了。

不過在這個其中,朱英還打算開設武舉。

通過考核武藝選取人才的方式,最早在先秦的時候,就已經出現。

建立武校,培養軍事人才,始於唐,興於宋。

唐承隋制,至武則天時了,增設武科。

宋代創立了比較完備的武科制度,並開始將武舉制度與學校教育緊密的結合起來,呈現出體系化,成熟化的特點。

而武舉考核的原則是:以策定去留,弓馬決高下。

蒙元時期,對於漢人蔑視,自不願見漢人習武,終元一代,並沒有武舉的開設。

而在大明建國的前一年,朱元璋就頒布了文武兩科取士的詔書,廣求天下能人賢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科鄉試如期而至。

第二年會試,會試三場過後,第十天殿試,朱元璋親自觀騎射。

朱元璋主張亂世用武,治世用文。

大明朝正是由亂入治之時,朱元璋的心思是:通過科舉取士,一次性選取出文武雙全的人才。

然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文舉連試了三年,朱元璋認為這些挑選出來的“後生少年”不堪重用,直接把科舉給罷免了。

直到洪武十七年,禮部多次上奏請求開設科舉,加上各地官員被朱元璋殺得厲害,官員缺口很大,這才重新開設科舉。

只是從此後只從文科取士,再無武舉。

洪武二十年的時候,禮部這邊再度上奏請開武舉,被朱元璋駁回。

而後禮部尚書因罪降職後,至今禮部再無尚書人選。

朱元璋不開武舉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看不上。

一輩子打仗過來的他,看到那些後生晚輩的軍事才能,就皺眉不已,軍隊隨便抽出個百戶出來,都要勝過這些士子十倍。

而大明之中,百戶何止成千上萬。

衛所制度,軍戶傳承,讓朱元璋覺得大明軍事人才遍地開花,就沒必要通過科舉去尋找了。

招來的武科狀元這般弱,豈不是讓人啼笑皆非嗎。

只是朱元璋哪裏會想到,重文輕武的策略,影響到了整個大明的國運。

英宗時期,大明就已經不復洪武,永樂兩朝之威武霸氣,亦沒有仁宣兩代的承平晏樂,盜賊四起,邊患嚴重。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撻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偉烈雄風。

更開設武學,培養軍事人才。

聽說瓦剌犯邊,便輕啟親征之舉,結果在土木堡被俘,武舉之立也因之擱淺。

土木堡之變後,自此文盛武衰。

後繼憲宗,雖開設武舉,然卻無一人應試。

明俗輕武人,鄉有習武者,目為兵,不齒於所親。

由於明代士兵的戶籍為軍籍,和普通民籍有別,且犯罪的人就被罰去當兵,這使從兵跟罪犯的概念,相互混淆在一起。

軍士地位低下,多數世家宗族子弟,不以子孫中武舉為榮,反以為恥,甚至認為這是自輕自賤,汙損先祖的做法。

即便大明推崇武舉,也取得成效,然國炸已末,國運到了盡頭。

一幕幕的歷史片段,如文字,如圖像在朱英的腦海中躍過。

國難思良將,家貧想賢妻。

明末時期,多少抗倭名將,抗金統帥,八成皆為武舉出身。

沙場搏殺,雖為大明爭奪了不少氣運,然已無法力挽狂瀾。

大廈將傾,譜寫出一場場悲泣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