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巡查玄甲衛(第2/3頁)

朱英點點頭,回道:“孫兒想在此前,多多提升將士們心中的士氣,調用糧草,出征陜西,等大軍行至差不多的時候,剛好臨近春季。”

“陜西那邊,冬季難熬,現在正是士氣衰弱之時,如此當可一舉殲滅敵軍。”

選擇在元宵前後出發,朱英心中也是有了具體的考量。

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大軍行軍了。

田九成造反的地方,是在沔縣,也就是漢中一帶,並非是深入西北地區,雖屬陜西,但因臨近四川,並不是大西北那種高原地帶。

處於漢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嶺,南垣巴山,居川、陜、甘要沖。

田九成在造反後,並沒有去攻打更為富裕的漢中,反而是朝著南京城相反的方向,去打略陽。

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割據一方,發展勢力,效仿當年朱元璋,高築墻,廣積糧。

個中意圖也是非常的明顯,就是想一直向西北方向發展,然後跟草原勾搭在一起,共同抵抗大明。

“看來大孫是想走水路,運兵至漢中,迅速殲滅這些反賊了。”朱元璋稍稍思索一下道。

朱英點點頭,回道:“孫兒正是準備調集大量戰船過來,包括一些商船,即可征用作為運兵。”

“直達襄陽後,改道漢江,不足一月,即可抵達漢中,半月內殲滅敵軍,正好趕上春耕。”

走水路最為方便的就是後勤了,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節省將士們的體力。

除了必要的停靠補給,其余時日皆可晝夜不停的行軍,比單純的步行要快上太多,而且完全可以避開寒風侵蝕之苦。

最為主要的是,漢江並沒有結冰期,船只雖為逆流而上,比尋常要慢些,勝在穩妥。

朱元璋頷首贊同,並沒有太多意外之處。

當田九成等人造反的消息傳到京師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是走水路的計策。

現在朱元璋詢問大孫詳細,不過只是一種考驗罷了。

顯然朱英的這份答卷,讓朱元璋感到非常的滿意。

其中最為欣賞之處,便就是提前動手,完全可以打這些反賊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是水路行軍,更加具有隱秘性,在限制水路商船的情況下,即便是反賊同黨想要偷偷傳遞消息,也絕對沒有朝廷的大軍快。

且對於從京師至漢中方向的所有關隘,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行商。

反賊們可沒有能享受驛站的便利,在這種天氣步行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可能把消息提前透露給反賊知曉。

而將士們因為坐船直上,體力得到很好的保持,在抵達的漢中的當天,就可直接發起總攻,強行將反賊掃平幹凈。

在這一塊,朱英並沒有太多擔憂之處。

歷史上,田九成等人聲勢雖大,但也沒翻起什麽風浪來。

被耿炳文造反的同年,就給直接鎮壓。

耿炳文雖說資歷老,但就作戰而言,在淮西勛貴武將中的排名,還是極為靠後的。

這次,朱英的打算,是以藍玉為首,朱權為輔,直接橫掃過去。

說實話,藍玉這等大明名將,去打一個農民起義的家夥,說是殺雞用牛刀都不為過。

這也是為了穩妥起見,因為新年第一戰,對於整個大明目前的局勢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

鎮壓田九成,不是結束,只是一個開始。

對於整個陜西,山西,進行一個掃蕩和嚴控,才是朱英最後的目的,像是什麽馬匪之類的,一路橫掃過去,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弄掉。

尤其是高產糧種的發放,將會徹底改變整個大西北的狀況,把底層百姓的生活提升起來,不說溫飽,至少是個餓不死的狀態,那就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了。

山西臨近北直隸,也就是後世的河北。

在涉及到遼東,奴兒幹戰略布局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遼東的人口遷移,不可能說從南方調人,只能是就近原則,北直隸為第一考慮。

若是山西不穩,對於北直隸的影響就很大了。

不僅僅關乎遼東,奴兒幹,還有來自於草原上的威脅,也是至關重要。

陜西,山西的穩定,和遼東,奴兒幹種糧,移民,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不管是朱英,還是朱元璋,都非常的清楚一個事情。

那就是在伐倭的過程中,草原上的部族們,絕對不會放過這次的機會。

他們會趁著邊防空虛,乘機對大明地區進行極為惡劣的搶奪。

這些都是全部要考慮在內的。

稍有差池,對於許多百姓來說,那真就是人間煉獄。

……

五軍都督府,雖有極大的權力。

但就京師來說,存在感並不強。

每日的朝會,雖說都會參加,但基本上跟旁聽的觀眾,沒有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