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朱棣的醒悟(第2/3頁)

雖然道衍此人,心思不純,不過他的心思,也大差不差,終歸是有點妄想不是,現在連妄想都沒了。

朱棣漫步走向院內,獨自一人在庭院的涼亭發呆。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見到,不敢打擾。

他們知道父王這個時候,必然是在思考重要的事情,若是打擾了,少不得一番訓斥。

在燕王府中,朱棣的權威是相當高的,哪個兒子見著了都怕。

現在朱棣腦子裏的思緒有一點亂,包括讓妻子去宮內想辦法求情,留在大明。

朱棣都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如果道衍在就好了,他應該會告訴本王,要如何做才是最好。”

失去道衍,朱棣才明白有多麽可惜,往前很多決策,哪怕是朱英入了皇宮,朱棣也沒什麽忌憚。

畢竟他有著大功勞傍身,哪怕是朝堂,亦或是父皇,都不會隨意貶責。

在諸多皇子中,除了大哥外,也就是他最為出色。

父皇在朝堂上,可是多次說過,自己類他。

這也是朱棣最為得意的事情。

天空一片白茫茫,雪花緩緩落下,漸入湖面,融入水中。

朱棣突然有些出神的看著這一幕,腦子裏出現一句話: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朱棣是讀過書的,雖然大部分都還給了先生。

但這句話,就像是突然從腦海裏跳出來一般。

這一刻的朱棣,突然就跟醍醐灌頂般醒悟過來。

“既然我爭不過他,那為什麽要爭呢,就像這雪花與水,融入一起,自爭不過,那就投效,本就是大兄長子,本王投效也是理所應當。”

“如朱棡那廝,現在背靠朱英,可謂是順風順水,想幹些什麽事情,都能取得同意,反觀本王,做什麽事情,幾乎都步履薄冰,一旦不慎被抓住把柄,便極有可能是深淵。”

“若是現在去了倭國也好,但即便在倭國,也不見得朱英無法幹預,他那群英商會,海外貿易甚多,若是真打下倭國,那白銀進出,只怕將通過他手。”

仔細想來,朱英這般輕松就定下倭國藩地,這其中,肯定有所計較,以朱英的性子,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這麽一想,朱棣大概就清楚了,這劃分倭國的關鍵。

那令人垂涎的白銀礦上,肯定早就有了計劃,說不定當時候劃分地界,便是以那白銀之地為中間點。

三王共同紛爭,誰也無法獨占。

朱棣雖然覺得自己在統軍這塊不弱於人,可朱棡也不是好惹的,更何況還有七弟,齊王朱榑。

七弟朱榑,就藩青州,出鎮開平,防禦胡人。

北平臨近開平,開平,即後世唐山所在。

在多方征伐塞外的時候,朱榑也是有所參與,雖行事暴虐,但在戰事上,多有斬獲,屢立功勞。

一方還可壓制,兩方若是相加,朱棣就有些把控不住了。

無須多想,以朱英之手段,必然會遠方布局,以兩王壓制自身,以奪白銀,回饋大明。

“看來,必須要想個辦法,跟朱英把關系搞好。”

思索間,朱棣看到後院門墻,頓時就有了想法。

長子跟朱英的關系,可是很好的。

……

後宮中。

“儀華,讓我好生看看,這都多少年沒見你了,在北平那地方,過得可還好呢。”

寧妃拉著徐儀華的手,慈祥的問道。

徐儀華小時候,就一直在皇宮裏生活。

當初是馬皇後帶著,寧妃自然也是非常熟悉。

那個時候,大明還沒有開始創立,朱元璋並不算最強最大的實力,陳友諒和張士誠還在。

那一年,徐儀華剛剛出生。

徐達再婚的妻子,是謝再興次女,朱文正妻妹。由朱元璋做主,為徐達所娶。

那個時候,所有大驚妻子兒女,都是跟著馬皇後在一起生活,其中自然也包括寧妃。

徐儀華從小就聰明伶俐,很得大家的喜歡。

直到洪武九年,冊封為燕王妃後,這才搬出皇宮。

追隨朱棣去了鳳陽,而後便就一直生活在北平。

看著徐儀華,寧妃極為感嘆。

“娘娘,儀華一切安好,讓娘娘牽掛了。”徐儀華輕聲回道。

屋內炭火旺盛,外面風雪漫天。

看著窗外,寧妃開始念叨起從前往事。

徐儀華就這麽安靜的坐在寧妃身邊,認真的傾聽著。

不知多久,寧妃這才緩過神來。

“你看看我,年紀大了,總是喜歡回憶從前,你可不要覺得我啰嗦。”

徐儀華道:“娘娘哪裏話,儀華正是喜歡聽這些,這一眨眼,便是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物是人非,便是……便是……”

說到這裏,徐儀華忍不住有些哽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