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2/3頁)

朱英聞言有些奇怪,不由問道:“翰林院?他們對付我幹嘛,我好像從未跟他們有多大的接觸,難道是因為李翰林的緣故?”

這也是朱英能夠想到的地方,翰林院的李衛良,是之前給他送前宋典籍被朱英看上的人才。

朱英發現李衛良的才華很高,最主要的是,在性格和原則上,都很有底線。

這個人在明初沒什麽名氣,史書上也沒有記載。

但才華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從那之後,朱英會給部分地方上的奏章,讓李衛良提出自己的意見。

這大概是朱英和翰林院唯一的交集了。

其實本來在科舉方面,朱英也是要和翰林院的學士們一同指定另外的選取人才通道。

只是因為事情比較多,在這方面,還一直沒有開始。

所以聽到老爺子說,翰林院要對付自己,真就是一頭霧水。

朱元璋笑呵呵解釋道:“那還不是因為大孫太過優秀了,錦衣衛的密報裏說呀,這些文人們,擔心武人的地位會被提高,所以想要死諫,從而讓咱對於將士們的待遇,進行限制。”

“說什麽國雖大,好戰必亡。不知大孫如何看呀。”

按照朱元璋原本的脾性,指不定就是血洗翰林院了。

大不了將這一批學士們,全部換掉。

這天下讀書人不多,可也不少,區區幾十人,即便是什麽文人領袖,也影響不了大局。

朱元璋最懂這些所謂的讀書人了,真要死到臨頭,求饒比誰都快。

不過這次想看看大孫如何解決。

這大明的將來,終究需要大孫獨自前行。

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也早就忘記了,自己和大孫初見的時候,也曾用這句話教導過朱英。

最後的結果自然也體現了出來,東南沿海屯兵幾十萬,大力建造海船。

只等明年開春,遠征倭國,拯救神州後裔。

朱英坦然回道:“這些文人,斷章取義倒是有一手。難道就忘記了在這後面還有一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嗎。”

“現如今,在孫兒看來,我大明要走的是精兵強將的路線,衛所軍戶,將會成為預備役的存在。”

“在文,在武,都是需要一個平衡的點。”

“而將士們職業化,專心對外,將會和普通百姓徹底分割開來,從而達到文武互不幹擾的程度。”

“地方上的安定,將會逐漸轉移到大明治安司這邊。”

“自然,若是這般解釋,這些文人們還要胡鬧的話,孫兒也只能為他們感到惋惜。”

聽到大孫最後的話語,朱元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作為大明皇帝,君權神授,天下主宰。

被幾個文人掐住了脖子算什麽事情,還真的去聽他們的,將大明將士的待遇給降下來?

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可不是這些個文人的天下。

“好,待明日早朝,咱倒要看看這幾個學士,會如何作死,希望他們識趣一點。”

……

秦淮河畔。

“馬黑兄如何,我大明將士,可否還能入你的眼。”

朱允炆笑著說道,語氣裏滿是自豪。

這幾日來,他對於自家大兄,那真是一個心服口服。

很多事情,只有在親眼看到後,才會有極大的震撼。

那天閱兵,他站在承天門上,看著下方一列列將士走後,也同樣被這熱血沸騰的一幕所感染。

這樣的閱兵,是朱允炆從來沒有見過的。

而他很清楚,這完全是大哥功勞。

捫心自問,換作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這樣的高度。

可想而知,大哥憑借這次的閱兵,已經完全獲得了京師三十二衛,足足十八萬大明精銳的擁護。

不需要諭旨,不需要虎符。

只要大哥出現在這些將士們的面前,朱允炆毫無懷疑,這些將士都會堅定不移的聽從其號令。

往深一點的方向去想。

哪怕是皇爺爺,恐怕也……

“何止是入眼,簡直是太厲害了,真的太厲害了!”

一聽到這個,皮兒馬黑麻就顯得非常的激動,言語間對於閱兵的震撼,沒有絲毫的保留,真心說道:“允炆兄或許經常看見,並不覺得什麽。”

“這樣的將士,若是放在我們那邊的戰場上,那就是一支所向無敵的鐵軍,就算是我的爺爺,撒馬爾罕之主,沙阿、呼羅珊的統治者。”

“他所率領的無敵將士,也絕對不會是大明十八萬精銳的對手。”

“允炆兄,能不能告訴我,是怎樣無敵的將領,才能訓練出這樣強大的將士,若是可以,我希望允炆兇能夠幫我和他見上一面。”

“不瞞允炆兄,在昨天我就已經向安拉禱告,這些素未蒙面,甚至我現在連尊貴的姓氏都不知道的將領,他將會是我一生之中,最為崇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