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冊封大典,大明閱兵,為大明賀!(第5/8頁)

南京城,似乎都在這大喊之中動彈。

朱元璋張開雙臂,享受著鋪天蓋地的歡呼。

到這一刻,他覺得大閱兵真是好東西,大明立國二十五年了,哪裏有過這等的盛況。

最主要的是,這盛況,就在他的眼前浮現。

現在,所有人的耳邊,出了歡呼陛下萬歲的聲音,再也聽不到其他的聲音了。

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擋來自百姓的熱情。

足足半炷香的時間,歡呼聲才慢慢的停歇下來。

這麽久的時間,不知道多少百姓,喉嚨都已經啞了,實在是沒力氣了。

待一切安靜後,朱元璋這才對身邊的劉和輕輕點頭。

劉和頓時了然,大聲道:“陛下有旨,擊鼓!奏樂!”

“陛下有旨,擊鼓!奏樂!”

“陛下有旨,擊鼓!奏樂!”

宦官接力大喊,傳遞陛下的諭旨,在這個沒有擴音器的古代,也就只能如此了。

隨著鼓聲的響起,大閱兵也終於開始了。

此刻承天門下,眾多的異國使臣,早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震撼到四肢發軟了。

這裏,是大明,是大明的京師,也僅僅是大明的一座城池。

雖說是最大的城池,可大明統治疆域之遼闊,還有城池一千余座。

在這裏的大部分外臣,他們的國家所統治的人口,連京師都遠遠比不上。

拿什麽和大明抗衡,唯有俯首稱臣,老老實實做好臣子該做的事情。

和外臣不同,文武百官,尤其是國子監的學子們,臉上那驕傲之色,一覽無遺。

這就是他們要效忠的皇帝,這就是他們的大明的百姓,這就是他們將要為之奮鬥一生的天下。

在這等氛圍下,別說是官吏,學子,院士,外臣了。

就連在承天門上的嬪妃,藩王,皇孫都是鴉雀無聲,心神為之所奪。

咚!咚咚!咚!咚咚!

轟!轟!轟!轟!轟!

鼓聲之下,突然地面好似有些顫動,似乎有個巨人,從遠方走來,這是腳踏在地面的聲音。

所有人,下意識的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閱兵開始了,遠方的身影逐漸清晰,整齊的方隊出現在所有人的眼前。

這來自於後世的方隊閱兵,終於第一次展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他們步伐整齊劃一,腳步鏗鏘有力,每一步落下,都踩在了鼓點之上,那目不斜視的眼神,極為淩厲,駭人心魄。

而這樣的方隊,不是一個,是整整齊齊十六個,一同前進。

每個方隊為三百五十人,十六方隊,恰好是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

在這前方,是衛所的指揮使,副指揮使。

眼看著列成方隊的將士們,堅定不移的走來,在前排的百姓心生恐懼,忍不住向後退去。

這樣的視覺沖擊力,簡直是難以想象。

精銳的將士就已經足夠讓百姓震撼了,如此軍紀的將士,整齊劃一動作,是百姓們想都沒想過的存在。

文武百官更不用說了,一個個貼到護城河的旁邊,只想看得更加清楚一點。

而那些異國使臣們,嘴巴都可以放進去一個雞蛋了。

每年來大明朝貢的國家不多,不過在天界寺這裏,還是住著非常多的異國使臣。

這些使臣相當於後世的駐明大使一般,是長期在大明京師生活。

他們的吃穿用度,基本上也是由大明負責。

每次朝貢,基本上都是由這些駐紮使臣先遞交申請,得到批準後,才會傳信回去自己的國家。

目前在承天門下觀禮的國家有:爪哇,琉球,烏斯藏,占城,西番,打箭爐,暹羅,須文達,朵甘,高麗,墨剌,哈梅裏,真臘,別失八裏、撒馬兒罕。

當十六方隊將士們出現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皮兒馬黑麻更是眼睛都不眨的盯著,他要從這方面,探索大明將士的戰力。

仔細看去,每一個將士都是精神抖擻,面色上全是榮耀之光。

當十六個方隊,來到承天門正中央的時候。

前方的指揮大喊:“向右看!!!立正!!!”

十六方隊的將士右側頭,大喊:“一!二!”

不知是故意還是恰好,這一刻將士們的眼光,全都落在了承天門下,外交使臣,文武百官之中。

十六方隊一衛,共計五六千百人。

然這呐喊的氣勢,如有千軍萬馬。

首當其沖之下,所有在承天門下之人,都恐懼般向後退去,不少人甚至的跌倒在地。

衛隊指揮使,向前幾步,單膝跪地,大聲道:“左軍都督府旗下鎮南衛,拜見陛下,拜見太孫殿下。”

“大明萬歲!陛下萬歲!太孫殿下萬歲!”

隨著單獨的呐喊結束,後方十六方隊,五千六百人盡皆單膝下跪,朝承天門方向大喊:“大明萬歲!陛下萬歲!太孫殿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