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2/2頁)

朱元璋說著說著,眼神有些遊離,想起了曾經大妹子陪伴在身邊的美好時光。

馬皇後祖上曾是歸德府宿州富豪,她的父親馬公,也是有名的地主鄉紳,即便是元朝,也是時代顯貴。

馬公沒有兒子,視馬皇後為掌上明珠。馬皇後自幼聰明,能詩會畫,尤善史書。

在這一點上,對於朱元璋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貧苦百姓,哪有什麽讀書可言,在元末,或者說古代所有朝代,書可不是什麽便宜貨,相反是非常昂貴的。

在遇到馬皇後之前,朱元璋本身跟文盲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得到的讀書機會,也就是當和尚的那段時間。

朱元璋做和尚才五十天,五十天裏,每天還需要勞作,能夠閱讀經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連入門都算不上。

真正的入門,就是在馬皇後這裏。

“咱那個時候,讀書識字,都是你奶奶每日陪在身邊,一筆一劃的教授,若是沒有你奶奶,咱哪能有機會讀書。”

“什麽抱負,志向,在那個時候,都是空談。”

朱元璋語氣唏噓,朱英聽完後才明白,原來馬皇後的存在,竟然是這麽重要。

若是當初郭子興,沒有把馬皇後許配給朱元璋,怕是這大明,都極其有可能不復存在。

在早期朱元璋統治勢力中,往來的文書,甚至包括一些調度安排,都是馬皇後在負責。

而這些,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導致馬皇後除了皇後之名,其余則名聲不顯。

這其實是馬皇後自己的意思,甚至後宮不得幹政,也是馬皇後提出來的。

這是一個真正頂了大明半邊天的女人。

朱元璋拿出一本典籍,正是兵書:孫子兵法。

“這就是咱看的第一本書,咱真正開始識字,也就是從這本書開始,從今日起,咱便把這本書,送給你。”

朱元璋拿著這本白麻紙制作的兵書,遞給大孫。

朱英接過,麻紙有些粗糙,和如今大明所用的皮紙白棉紙不同,白麻紙的主要制作年代,是在唐宋時期。

這本泛黃的兵書,想來便是唐宋時期的拓本。

朱英簡單的翻開,可以看到在這書籍上,還有許多的注釋。

注釋上,主要有兩種字體,一種娟秀,另一種粗狂。

注釋很多,密集有序,條理分明,可以很好的幫助後來人閱讀。

“謝謝爺爺。”

朱英沉聲的說道。

這本書,意義大過於書籍本身,更像是一種傳承。

沒有給長子朱標,也沒有給當時認定的太孫朱允炆,而是留到現在,給了朱英。

是朱元璋心中清楚,朱英的野望,可比肩曾經剛剛建立大明的自己。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朱元璋知道,這是不可能阻擋大孫的,所幸大孫極為優秀。

所以朱元璋才把這本自己作為識字的第一本兵書,交給大孫。

朱英說謝謝,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

“時候不早了,想必大臣們也該等急了,走,大孫,咱帶你上朝去。”

早點很快就吃完了,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英,在吃飯這方面,沒有文人那般慢條斯理的習慣,幾大口下去,就搞定了。

奉天門外,文武百官聚集。

只有當皇帝坐到金鑾殿上的龍椅後,門才會打開。

朱英雖然在皇宮住了一個多月了,但今天還是第一次,到這奉天殿內來。

獨特的設計,有著很強的回響,緊閉大門的殿內顯得有些昏暗,腳步聲在這裏也是異常的清晰。

殿內此刻已然有諸多的宦官和侍衛守候。

朱元璋高坐金台,朱英則站在其左手旁。

待朱元璋坐好後,劉和也開始吩咐宦官們打開奉天殿門。

隨著殿門緩緩打開,朱英此刻的心情,也變得有些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