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開國戰

“咱這個大孫,不簡單呐。瘟疫就這麽簡單的被壓制下來了。”

“從大孫過去到現在,怕是還沒一個月吧。”

朱元璋看完錦衣衛回稟的情報後,有些感嘆的對著蔣瓛說道。

“回稟陛下,一個月還差六天。”

蔣瓛在這個時候,當然會選擇說朱英的好話。

就現在而言,朱英繼承大明皇位,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瘟疫那邊的百姓,對於大孫現在有什麽看法。”

“他們知道了大孫現在的身份嗎。”

朱元璋感興趣的問道。

要知道這一次,大孫幾乎相當於解救了數十萬人的性命。

歷史上哪一次的大規模瘟疫,不都是十幾萬數十萬的死亡。

且這次的鼠疫,在大孫過去後,朱元璋還特意讓人去調查歐洲的情況。

得到的反饋,的確和大孫說的一般無二,雖然沒有真正數量上的統計了,但那種恐怖的場面,讓朱元璋覺得很是震撼。

就算是元末戰爭,都沒死上這麽多人。

瘟疫簡直就是屠城,一城人口就這麽在數天之內死去。

“稟告陛下,現在河南瘟疫地區幸存下來的百姓,對於虞王殿下極為感激,大多數人家,都在家中立上了虞王殿下的長生排位。”

“殿下此舉,真可謂是功德無量,活人無數。”

蔣瓛語氣帶著稍許的激動,身處大明的權力中心,雖說屬於武職,但接觸多了,自然要明白。

現在的長孫殿下,在民間的威望,將會隨診瘟疫事情的發酵,從而於整個大明升溫。

萬家活佛都不足以形容現在的長孫殿下。

並且很容易可以猜到,在傳播長孫殿下的事件這方面,官府肯定會不遺余力。

加上之前孝陵事件流傳的鋪墊,很難估算,長孫殿下的名望,將會達到一個什麽層次。

朱元璋笑呵呵的點點頭。

對於大孫,他是非常的滿意,就算以朱元璋挑剔的目光來說,都是滿分優秀的皇位繼承人。

想到這裏,朱元璋就不由想起老四朱棣來。

講真,若不是老四朱棣把人帶來京師,他怎麽能見到自己的大孫呢。

就算有見過老大朱標的人,看到大孫。

也只是會認為長得很是相像。

尤其是因為大孫薨逝得早,所以知曉的人不多。

況且封王的待遇,如果不是細查,還會被誤認為是皇子而不是皇孫。

……

朱英在河南的所作所為,至今一個月的時間裏。

有些消息靈通,尤其是河南籍貫的在京官員,很快就注意到了虞王殿下這個稱呼。

某個茶樓裏,數名河南籍貫的官員聚集在一起,就開始討論起來。

“這次老家的瘟疫,得虧是有虞王殿下的幫助,不然不知要死多少人呐,上半年的洪水,下半年的瘟疫,真難。”

說話的這名官員,老家就是開封附近的,兩次天災一次沒落。

他在京師當然不受影響,但是老家的朋友,親戚,不少都在災難喪生。

這次瘟疫若是沒控制住逸散開來,不用多想,自然會有更多認識的人,因此喪失性命。

人呐,當知道自己熟悉的人一個個死亡的時,這感覺就完全不同。

若是聽到不認識的,或是多少多少人因此死亡,心中的概念很模糊,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聚在一起的,都是河南那邊的官員。

因為只有他們,在聽到關於瘟疫的事情,才會有感統身受。

“真的很感謝虞王殿下,不過,某在京師這般多年了,陛下什麽時候封了虞王,這倒是讓我有些記不住了。”

“諸位同僚可否提醒我一番,我仔細回想過,好像去年冊封的十位皇子,並沒有虞王殿下吧。”

另一名官員遲疑了片刻,有些猶豫的說道。

在早前,其實大家都是沒說不知道這位虞王殿下的,都以為是自己記憶出了問題。

畢竟不記得皇子的名諱這些,對於大臣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某天走在路上,突然一個人給你打招呼,說是某段時期的同窗如何如何,你卻不記得。

這是很失禮的。

只是這名官員說出來後,數人面面相覷,好像在場的,並沒有一人知曉。

“不必多想了,虞王殿下立下這邊你功勞,陛下自然會不吝賞賜,到時候自然就知曉了。”

有名官員開口說道,算是緩解了這尷尬的氣氛。

眾人這才重新開始推杯過盞起來。

其實不僅僅是河南籍貫的官員,很多五品之上的大臣,幾乎都在討論虞王殿下的存在。

河南是大明大省,是古之中原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文學聖地。

孔聖便就是河南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