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大孫如何看待邊疆的叔叔們(第3/3頁)

這便是為了快速穩定市場,讓其他海外番商大肆采購。

群英商會雖然目前虧空厲害,但商會這邊沒有太大的波瀾,憑借著良好的名聲,一直到雪花鹽回血,沒有任何壓力可言。

畢竟,那些目前正準備給壓力的其他商會,大概過不了多久,也沒法給壓力了。

朱元璋敏銳的嗅覺,聽到大孫這般輕松的狀態,立刻意識道這其中巨大的金銀往來。

“看來,大孫的雪花鹽,也是該引進到大明國庫中來了,咱看,便是趁此機會,將鹽官這一塊,好好的治理一番。”

朱元璋開口數道,言下的意思也很清楚。

朱英當然沒有拒絕的可能,這本來就是遲早的事情,對於朱英來說,這跟左手倒右手沒啥區別。

“孫兒回去好好琢磨一番,按照目前鹽官的制度來說,可能並不能產生現在這般的利潤,得靈行想個法子才行。”

要是直接將雪花鹽的方子,交到鹽官那裏,基本上就等於將雪花鹽的利潤都分潤了出去。

國庫的收入,還沒現在的多。

“買賣這事,咱知道大孫你熟,便就由你安排。”

朱元璋開口說道,他經歷過很多,唯獨對於買賣這個行當,算是一竅不通。

不過商業乃是國家根本之一,這方面朱元璋還是非常清楚。

重農抑商,抑的不是那些小商小販,做正經生意的。

而是那些投機倒把,囤貨居奇,發國難財的黑心商人。

這些人,才是朱元璋心中的大患。

相反,朱元璋對於商業在政策上,其實有很大的傾斜力度。

開國初期就下諭旨:曩(nang)者奸臣聚斂,稅及纖悉,朕甚恥焉。自今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勿稅。

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

這足以表面朱元璋對因元末導致的掠奪性破壞,而扶持商業的發展。

這才是商人地位低,但賺錢來源快的緣故。

只是因為不懂,所以才埋下隱患。

“有關於商稅的事情,孫兒正在琢磨一個詳細的情況,待完成的時候,請爺爺幫忙查缺補漏。”

朱英開口說道。

現在大明的商業,確實隱患太多了,也導致大明征收商稅的難度,只能以農稅為主。

這樣的情況,肯定不能持續,所以朱英很早就在琢磨,怎麽去改良商稅的征收。

原先倒是有過一番準備,不過那是針對安南。

現在大明的情況完全不同,自然不能生搬硬套。

朱元璋點點頭,不過也沒太大的重視,在他的眼裏,商稅估計也沒太大的波動。

“對了,孫兒還有一事想要爺爺說明。”

“何事?”

“孫兒今日和允熥閑聊,發現他對木匠活很是喜愛,便想安排到火藥司,去接觸跟火繩槍有關的制作。”

朱元璋聞言,眼中浮現出一絲深邃的看向大孫。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在朱元璋看來,這是大孫的一個準備,一個對於藩王的準備。

曾經,朱元璋就藩王問題上,也曾詢問過朱允炆。

朱允炆的回答,雖說談不上滿意,但也算是不錯了。

對於大孫這個安排,朱元璋顯然是認為大孫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應對後面的藩王的有關事宜了。

不過允熥這些皇孫問題不大,主要還是在於邊疆統兵的塞王。

想到這裏,朱元璋開口問道:

“對於鎮守邊疆的那些叔叔們,大孫又是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