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苦澀的朱棣(第2/3頁)

說到底,還是因為朱英沒有接受過大明正統的儒家教育,才會如此。

之所以很少使用標點符號,主要是文言文除了對‘之乎者也’這類的語氣助詞使用起止文句外。

在行文的時還講究駢驪對仗,起承轉合,以及平仄韻律等。

也就是說,大明只要受過正常教育的讀書人,就不需要標點來斷句,也並不需要另加符號來會意。

《禮記·學記》中有記載,“一年視離經辨志……”

這就是明確規定,小孩子讀書一年以後,就要考校‘離經辨志’的能力。

所謂‘離經’,就是句讀經典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斷句。

也就是說,目前困擾朱英句讀文言文的事情,在如今的大明,是小學一年級就要掌握的基本功。

畢竟朱英在大明十年,對此多少有一些了解。

真要是大言不慚的搞發明標點符號這些事情,那簡直就是文人之恥,將會受到所有讀書人的嘲笑,真就變成一個笑話了。

“還能怎麽辦,慢慢學唄。”

朱英嘟囔一句,然後開始發奮用功起來。

其實這玩意看多了,慢慢也能接受。要不了多久,形成了閱讀習慣,就沒啥其他的問題了。

也就是這個原因,文言文才會被稱呼為雅文,將讀書人和文盲,徹底的斷絕開來,形成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就大明現在,繁體字和簡體字,是屬於並行的。

用繁體字的很多,但用簡體字,也不是看不懂。

所以朱英在批閱奏章,寫下意見的時候,能夠記得繁體字,就寫繁體字,不記得幹脆直接用簡體字代替,這些也不耽誤。

寫下的意見當然是用大白話,還好大白話的使用,朱元璋就一直在用,朱英用上去倒也不算尷尬。

就在朱英批閱某個戶部的奏章時,張伯在門口說道:

“東家,允熥殿下,明月公主,還有寧王殿下來訪。”

朱英聞言,擡頭問道:“寧王殿下?”

張伯解釋道:“是十七皇子,去年封寧王,藩地大寧。”

聽到張伯的解釋,朱英微微沉吟,就知道是朱權了。

收拾了一下奏章,隨即起身向院內過去。

院子裏,朱允熥和朱明月對這裏已然極為熟悉,沒有絲毫顧忌,玩耍其秋千來。

朱權則安靜的站在原地等候。

聽到腳步聲,朱權下意識的轉頭看去,正好看到朱英走來。

下一個刹那,朱權眼眶微張,瞳孔緊縮,連呼吸都屏住了。

“朱英,見過十七叔。”朱英看著朱權愣神的模樣,也不意外,拱手說道。

旁邊朱允熥和朱明月都停了下來,想等著看朱權的笑話。

畢竟是白天,且朱權年紀不大,視力不錯,反應敏捷。

很快就看出了朱英和大哥朱標的區別。

朱權並未托大,也拱手道:“長孫殿下。”

從輩分上說,朱權是長輩,但在皇家,尤其是類似朱英這樣的嫡長孫,庶出的輩分,可沒有多大用處。

“十七叔初來乍到,還請去堂屋喝茶。”朱英笑著說道。

“大哥,那我們呢。”旁邊想看朱權笑話的朱允熥沒看到,有些不滿,聽到大哥的交代,隨口問道。

“你們先玩會,我和十七叔先聊會。對了,我那裏有些稀罕玩意,我讓張伯拿出來,給你們玩玩。”

朱英笑著說道,隨即對張伯吩咐道:“把我那五子棋拿出來。”

“是,東家。”張伯領命而去。

“五子棋,是什麽呀,跟對弈差不多嘛。”朱允熥好奇的問道。

“到時候讓張伯教你們。”朱英回道。

“好吧。”朱允熥無奈說道。

朱英說完,就帶著朱權進堂屋去了。

看著大哥的背影,朱明月咬了咬嘴唇,猶豫半晌,終究還是沒說出口。

“姐,你怎麽不跟大哥說呀,這等終身大事,可是關乎到一輩子的事情。”

“之前沒人幫忙,現在大哥在,所謂長兄如父,大哥的話肯定有用的。皇爺爺對大哥這般重視,只要大哥開口,肯定不是問題。”

朱允熥看上去有些大大咧咧,但心思也敏感,注意到姐姐朱明月的神色,就明白了其中的想法。

“先等等,皇爺爺讓我們帶著十七叔一起過來,肯定有什麽事情。我的事情是小事,要是因此耽誤了大哥的事情,那可就是罪過了。”

“等大哥談完了,我再跟大哥說也不遲。”

朱明月聽到弟弟的話,開口解釋道。

朱允熥隨即不再關注,眼睛看向後院門口,很快張伯就拿著對弈的棋盤,放置在涼亭上。

他連忙拉著姐姐一起過去,向張伯請教五子棋的玩法。

堂屋裏,朱英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朱權,心中不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