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平倭主帥(第2/3頁)

這個大侄子,可不是一個好糊弄的人,比之侄兒朱允炆,要更加難對付。

朱棣現在都有些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麽偏要將朱英帶到京師來。

現在好了,反而給自己,在皇位的前面加了一座大山。

聽到朱棣的話,姚廣孝微微沉默後,緩緩搖頭。

哪怕他再是運籌帷幄,然而時不待我,不可能有只手翻天的能力。

……

日月流轉,晨光破曉。

朱英還在批閱奏章的時候,朱元璋就來到了院子裏。

“大孫如何,這處理國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吧。”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看著大孫苦笑的樣子,他就莫名的高興。

年輕人嘛,怎麽可以備懶呢,自然是要多多努力才行。

“爺爺,不是我說,這哪是什麽國家大事呀,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還能上個奏章,這不是耽誤時間嘛。”

朱英吐槽說道。

隨著奏章越來越多,朱英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雜。

大到災荒安置,小到偷雞摸狗,這些事情全部都來了。

這真要是到了以後,當了皇帝,還不得被這些瑣事磨死,他都不知道老爺子這般年紀了,哪來這麽多精力處理這般多的事情。

“可不要小看這些瑣事,這些瑣事掌握在手裏,才是權力的所在,這些官員,一個個心思亂得很,稍微有些不注意,就鉆空子。”

“咱早前對他們還有些相信,後來出了一档子事,就讓咱徹底的失望了。”

“除了會鉆營結黨,沒幾個能辦實事的。”

朱元璋聞言,沉聲叮囑道,對於官員,現在的他已經完全沒了信任可言。

看上去儀表堂堂,暗地裏男盜女娼,貪汙受賄,簡直不堪入目。

早期的三大案,更是讓朱元璋心寒,唯恐擔心政令不出京師這樣的事情發生。

也正是如此,朱元璋在下達諭旨到地方的時候,都是用大白話。

並非他不懂雅文,而是老百姓不懂。

雅文這種,不是說認識幾個字,就能理解的,換一個人,就是一種解釋。

這些事情,作為從小自貧民出生的朱元璋,深有體會。

朱英聞言,眉頭皺起,他不知道怎麽開口去跟老爺子說,關於制度的問題。

搞點番薯,馬鈴薯,或者個人崇拜這些。

他還是有把握的,甚至前沿的目光,更是心中篤定,可以讓大明騰飛。

但是制度這玩意,太過於模糊了。

前世也沒接觸過,這可是一門大學問,不是說照搬前世的制度就可以了。

而是要講究一個因地制宜,前世的制度,也只有借鑒可言。

再者說了,他對於前世的制度了解的程度,也是非常的有限。

真要現在說出個所以然來,也是白扯。

只是他能知道,現在這般把事情都壓在一個人身上的做法,肯定是會有很大的問題的。

只是古代的社會環境,但凡老百姓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大明的根基就算是穩固。

思索了一番,朱英沒在這個問題和老爺子掰扯,轉而說道關於秦王朱樉的事情上來。

聽到朱英對於老二的話,朱元璋笑著說道:“這小子,倒是有些心思,把主意打到你身上來了。”

“大孫你是如何想的。”

聽到老爺子的問話,朱英也不猶豫,直接說道:“自家人過去,當然更放心些,四川那等地方,土司甚多,本就需要教化一番。”

“不過在這等事情上,二叔可幹不了,待平叛之後,應是即刻召回才是。”

朱元璋點點頭。

老二那暴虐性子,他當然了解,搞得整個藩地民怨沸騰。

四川那等地方,要是交給他去治理,怕是天天起義造反不斷,可不就僅僅只有一個月魯帖木兒了。

“行,就按大孫說的辦,這小子待了這麽久,也該是出去活動活動了。”朱元璋應聲說道。

對此結果朱英也不意外,再大的氣,現在老爺子也都撒過去了。

僅僅只是禁足,也沒剝奪秦王朱樉王爵的身份,甚至宗人令的職位都還保留著,足以說明老爺子也只是教訓一番。

沉吟一下,朱英再次說道:“還有一事,是關於沿海倭寇的事情。”

朱元璋聞言沒有多想,問道;“沿海倭寇那邊大孫放心,目前糧草已然調集,周邊大軍也在路上。咱還把水師也調了大半過去,定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倭寇,之前朱元璋都是以防禦為主,這次把大明水師都調過去了,便就是為後一步的征伐倭國做準備。

打仗這樣的事情,從來都不是一揮而就的,前期的準備工作,遠比想象中的更要復雜麻煩。

就算是再怎麽想去征伐倭國,也要等到明年才能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