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完結(第4/6頁)

他勸祝纓:“如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怎麽就走了呢?且安南地處蠻荒,何如京城富足?到了你我這個年紀,也該生活得舒適些,才能有精力做事。”

祝纓道:“你我身份,到了哪裏會缺衣少食?朝廷召我回來,為的就是收拾亂局,現在也是該回去的時候了。”

王叔亮勸了一陣沒勸動,問道:“你走之後,誰可為相?”

祝纓道:“你不是已經相中了一些年輕人麽?”

王叔亮道:“為州牧、做九卿則可,做丞相,還差一絲。”

祝纓道:“說實話?”

“說實話。”

“都差點兒。”你都看不的人,覺得我能看得上?

王叔亮一聲嘆息:“還是不得休息麽?幾家父子相繼做丞相,未嘗不是國家的不幸啊。我是不如先父的。”

祝纓道:“我看,會有的,只是現在還沒冒頭。黨爭太傷根本了,你得容人緩一緩。就是眼前這些,維持還是行的。”

“但願吧。”

祝纓又連見數人,姚辰英、施季行、陳放等也都苦留她。都被她拒絕了,她現在睡覺都要留一只眼睛睜著南方。

直到祝彤駐紮在鐵索橋邊的急報傳來,祝纓才遞上了休致的奏本,三辭三讓之後,啟程南下。

楊太後帶著皇帝親自送行,問出了那個她也非常想知道的問題:“您離開之後,誰能做丞相呢?”

祝纓道:“娘娘有問正式的官員?我都看不上。要問誰能幫一幫您治理國家,眼前的幾位丞相還是有公心的。

如果朝政上又或旁的事情上還有猶豫不決的,不必非要著眼男人。嶽夫人看世情看得明白,年輕的娘子們也各有特色,假以時日未必沒有成器者。

娘娘,記住,要有延續,不能斷了線。否則,你前腳閉了眼,後腳連你的謚文都能被用來罵你。”

楊太後輕吸一口氣。

祝纓點了點頭,對她身後的嶽妙君點了點頭。嶽妙君一條帕子濕了一半兒,道:“好好的,怎麽說走就走了呢?太匆匆啊!”

劉昆、冷漪等都勸:“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嶽妙君哭得更厲害了。

祝纓道:“只要天下還是我們的天下,也就不算分別。我們都在一個大一點房子裏,只不過互相看不見罷了。”

“還能再見嗎?”

“也許。”

……

祝纓一路走得很快,她已經不能騎馬疾行,此次乘車,林風等人騎馬執刀護衛。祝纓一刻也不敢耽擱,從祝青君與祝晴天二人的情報並不完全吻合來看,要麽是幕府有些事被瞞了,要麽是祝青君“報喜不報憂”。

無論如何,三個半縣被自己人清洗了一遍,都不是一件可以輕描淡寫的事情。

十五天後,祝纓來到了鐵索橋邊,與祝彤會合。

對岸,祝青君等人也得到消息來迎。

祝纓下了車,祝彤扶著她走過了鐵索橋。橋頭上,祝青君為首,後面烏泱泱一大片人頭下拜相迎:“恭迎節帥回府!”

祝纓慢慢走了過去,扶起了祝青君:“胖了點兒。月子坐得還行?白翎呢?怎麽不照顧著點兒?”

祝青君又哭又笑:“您可算回來了!我、我、我們……”

後面蘇喆等人跪了一地,他們自認沒有做錯什麽,然而一看到祝纓,卻又不由心虛。想起來外五縣是她保留下來的,更是把辯解的腹稿打了無數遍。

“回家吧。”祝纓說。

她沒有在這裏就開始訓斥蘇喆等人,這事兒也不是一句半句能夠說完的。林戈不好說,蘇喆趙蘇必有“木已成舟,總不能再劈了當柴燒”的盤算。人先殺了,反正搖不活。劉昆說得很明白了,安南的大勢,就是外五縣也要編戶為民。祝纓用的辦法是慢慢消化,他們則是下一劑猛藥。

連祝纓都得說,他們看大勢是看對了。

回到安南,祝纓才覺得放松了一點,祝青君上了她的車,輕手輕腳地給她蓋被。

祝纓道:“不冷。”

祝青君輕聲解釋:“是我的疏忽,只知道新舊之間必有一較量,沒想到這樣酷烈。他們還大戰了一番,血流成河,又有新仇。但是外五縣刺殺在先,是有罪。況且外五縣不依本鎮法典,照他們的舊俗,這樣的骨肉相爭,也不算違法。所以,林戈她們復仇,算不得錯。林戈的父親當年,如果不是外逃,也不能算他有錯。”

“唔,復仇不算,擅調兵馬呢?裏外串連呢?”

“我……已經罰過他們了擅離職守了。若問擅調兵馬,這罪過可大可小。”

“你罰的什麽?我看她們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回去好好過問一下!”

“是。”

“祝融呢?”

“在、在家,她爹看著,安全的。”

“朱妍?紅鳳?”

“都活著,阿妍斷了一臂。”

“唔,活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