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行家(第3/4頁)

“豁!”

劉昆道:“我到寨子裏,聽到得可不少,那裏,至今還有被頭人斫手斷足的。”

“肉刑。”劉衍道。

“對。”

三人商議好一陣,都覺得此事是勢在必行的,真著當年的親歷者還在,盡量搜羅資料,才好動手。三個年輕姑娘,一想到以自己的年紀竟開始“著史”,不免又是一陣激動。議了個大概,便一同去找祝纓,因為過完年劉昆就要回普安州了,須得在走之前把這事敲定,她回普安州之後才好同祝青君講,討要一些人、紙筆、經費,開始幹這個事。

姑姪三人有點忐忑,劉遨先是問祝纓想安排什麽娛樂為引,說到講故事,再說到聽蘇喆講過阿蘇家的史詩故事。

祝纓道:“你們三個?找我說故事?不用同我繞彎子,說實話,究竟打算說什麽事。”劉遨只好說:“想修方志,也會搜集各族故事。”

祝纓笑了:“方志?你們是行家啊!想得周到。阿蘇家那個呀?我知道。”

“啊?”

祝纓笑笑:“來,我告訴你們。”

正好,過年沒別的人事,幕府也放假,祝纓也閑,便從頭給她們講怎麽寫奇霞族的史詩神話故事的。也沒有撒謊,就是講得更動聽一點嘛!

三人本就有此心,如今更是大受啟發,天擦黑,四個人捧著碗湊在一張圓桌上吃飯。劉遨道:“那,咱們就開始寫吧!雖然人手、紙墨都有些緊,但這個事是不能不幹的。我願拿出我的俸祿來……”

祝纓道:“不用,府裏出。以前我做縣令的時候就有心修縣志了,到了安南事多,讀書人也不夠用。如今你們願意領職就好。”

“咱們先收集……”

四人一頓飯吃得很快,祝纓三兩下把胃倒滿,三個姑娘吃得都不多,劉昆飯量漲了一點,也只添了一次飯。吃完就又湊在了一起商議。三人讀書多,祝纓修過方志,先將篇章大類定下,剩下的就是往裏填內容。

劉遨先問祝纓生年、父母祖上之類,祝纓道:“我的年紀倒有,別人的都沒有啦。祖先名字也要有嗎?”

“當然要有,”劉遨說,“立傳呢。”

“祖先的名字早失傳了,現在這些都是我起的。”

“啊?沒有記述麽?”

祝纓又只好告訴她們:“我生來沒有戶籍,隱戶也算不上,算個黑戶吧。當然也沒什麽記載祖上的東西。”

“誒?”

祝纓倒不介意,講了講自己的來歷,戶口都是後來於妙妙要招贅才幫她上的,講著講著拐了彎兒,又說到了於妙妙。三個姑娘聽傳奇故事一般,聽了半夜才聽到上京。

祝纓道:“交子時了。”

外面放起鞭炮來,故事,暫停了。

……——

劉昆的假期結束的時候,帶著一肚子的意猶未盡,一步三回頭地回普安州了。其實祝纓不大講自己的曲折事跡,多是她一語帶過,姑姪三人必要追問,才略說一下。她說的很多的是一些女子的小故事,有自殺的,有逃亡的,有被害的,有害人的……

難為她記性好,至今說出來仍讓人聽得入迷。

劉遨更在意祝纓自身的經歷,劉衍又想問祝纓斷案時的想法,劉昆則想知道她都怎麽治理轄內的。

一個假期,祝纓凈哄孩子講故事去了。

好容易劉昆走了,祝纓也感覺輕松了,她跳了起來:“好了,幹活幹活!阿煉今年可算能夠早些回來了!”

劉遨道:“蘇大人她們回來得更早呢!您別忘了,她們得撥人手給我們使。”

“忘不了。”

蘇喆等人一回來,就遇著祝纓又是撥人、又是撥錢、撥物,給姑姪三人使。她聽了要修方志,便說:“這是件大事,當然要給的!”

巫仁、項安兩個也需要配合,兩人忙說這就核算。因為年前封賬了,所以要晚上兩天。

祝纓道:“不急,方志也不是一天就修好的,這幾天先分撥一些,後續再撥。”

“是。”

祝纓又問蘇喆:“孩子呢?不帶過來?”

蘇喆笑道:“我先把家裏收拾一下,下個月天氣暖些再接他來。”

祝纓點頭,記下一會兒要給孩子見面禮。接著,又問巫仁:“家裏怎麽樣?”

巫仁道:“山下新刺史還沒到任,我倒在家住得輕松。就是爹娘老了……我娘叫回來千萬多謝大人,東西她都很喜歡。又說緞子太金貴了,張羅著做了老衣穿著走。”

“喜歡就好。”

最後是項安,不等祝纓問,她就先說:“大人,我……想從二哥家過繼個女兒。蔔算了吉日辦酒,二哥二嫂把孩子送過來,到時候不知能否請您做個見證?”

祝纓道:“你剛才就猶猶豫豫的有話要講,就是這個事?”

“是。”

“行。你們家裏自己商議好了就成。”祝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