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變好(第3/3頁)

蘇喆見她精神健旺,只膚色微微深了一點,道:“可算回來了!姥,有件事我總覺得不太對,還怕抄邸報給您說不清楚呢。十七娘也說,恐怕朝廷有異動。”

“哦?什麽事?”

到了簽押房,劉遨也等在了裏面,默默地將一張邸報遞給了祝纓。

祝纓掃了一眼,只見上面寫得含糊,是要獎勵“守土有功”的士紳,會依功授官,使領部眾為國效力。

蘇喆覺得這事兒問題不太大,就是朝廷糊著唄。劉遨總覺得背後有貓膩:“別人還罷了,王相公不像是會一言不發就妥協的人呀。就算是別人,堂堂丞相,怎麽會願意呢?”

然而離京城又遠,與昔日的關系還斷絕了大半,信息不全,無法推斷。兩人都盼著祝纓早些回來。

祝纓將邸報其中的兩行字又看了一遍,道:“這是要動手了啊。對,哪個丞相也不想自己這個丞相做得被下面的土財主給架空了,皇帝就更不願意了。王叔亮有公心,施季行、姚辰英也都有些本領,冼敬更是個方腦袋,這回倒是君臣一心了呢。這是要把‘士紳自保’的話給吃回去了。”

劉遨忙請教。

祝纓道:“你,道理是很懂的,只是心地不夠陰險。

朝廷裏的壞人呀,是這樣幹的——你不是有功麽?把你招進來,把你的部眾也納進來,說白了,招安。

別看是士紳自保,朝廷之前許的,一旦‘擁兵自重’與土匪也沒太大差別了,都是朝廷看不下眼的。給你官做,你的兵也是有功的,都編作官軍,不歸你管。這就是削兵權。

雖然這些士紳的部眾數目通常不多,幾十幾百的,不配稱為‘兵權’,也就是那個意思了。

他們乖乖聽從還罷了,畢竟不是反賊,那還能得個官職,哪怕是閑職也不錯了。朝廷這樣做,就算厚道啦。如果別有心思,又或者舍不得這般威風勁兒,就離死不遠了。”

劉遨道:“逼反他們再?這……”

祝纓搖了搖頭:“怎麽會?想保留兵馬也行,帶著你的兵,打仗去!揀最難的骨頭讓你啃,亂民被你殺了,是死眼下的賊,你被亂民殺了,是死未來的賊。你和亂民,誰死了朝廷都賺。當然,最好是兩敗俱傷。”

劉遨和蘇喆都聽住了,蘇喆是因這種辦法稱得上陰險高明,劉遨則是……大開眼界!

她說:“王相公是君子,施相公也算平和,他們不至於……”

祝纓道:“為什麽不至於?他們是丞相,越是君子,越想天下太平,就越要這樣做!這是對天下好,不是麽?

對,填進去的人有點兒冤枉,但一個朝廷想要‘厚道’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不止是改朝換代,也可能央及百姓。

有智力讓各方都獲益的人太少了,騰挪彌補而已,再聰明的人也有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如果政事堂真能達成目的,皇帝的運氣未免也太好了,史官能吹他一個‘中興’了。”

劉遨道:“總比割據好,割據之後便是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無論貴賤,都是朝不保夕,概莫能外。但願王、施諸公能夠力挽狂瀾,也望天下士紳能有公心,得到善終。”

蘇喆已經聽懂了,道:“我看這邸報上沒有寫咱們,也沒有收到朝廷對咱們的令。應該依舊將咱們當作羈縻。姥,今年是不是得給朝廷運點糧和布了?”

祝纓道:“他們現在騰不出手來對付咱們,不止咱們,哪怕是那些人,也不可能一紙政令就統統解決的,瑣碎的事情可不少,這裏頭學問大著呢。不過還是準備吧,意思要到。好讓他們安心做點正事,天下太平比天下混亂要好。”

“是。那——派誰去呢?”

祝纓看了劉遨一眼,有些惋惜,現在不宜刺激王叔亮。祝纓道:“讓祝煉帶著趙霽、郎睿去吧。”

“是。”

祝纓索性寫了幾封信,是給顧同等人的。他們如今還在外地做官,正好詢問他們不同地方士紳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