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蘇晟(第3/3頁)

“我可不想回家吃喜酒。”

“當然,你要去辦差的。”

蘇晟倒地一跪:“我去準備了。”

……

蘇晟頭也不回地跟著林風走了,蘇飛虎家裏辦喜事他也沒有回來。林風考察完,蘇晟也沒有跟著回來。祝青君秋天回西州,他還是堅持守在屯田地。

直到新年,蘇晟依舊沒有回西州的跡象。

到得次年,屯墾的田地開始有了收成,蘇晟愈發托辭要“屯田守邊”,總不肯再回。這一年的臘月,才被祝纓一紙教令召回幕府——她要進行一些人事的調整。

彼時祝青君的“剿匪”已經基本完成了,功第一的卻是祝重華。此事是她首倡,過程中又多有助益,因此祝纓將她的別駕升為刺史,將自己身兼的三個刺史中的一個移給了祝重華。

黛州,算是有一個常駐的刺史了。

祝青君因境內的匪患已經平定,與西番也已議和,轉而主持軍屯,祝纓便讓她再兼一職。祝纓身為節度使,身上同時兼了營田使,祝纓就讓祝青君做“營田副使”。在安南,大家並不細究這個職務的安排,也不會堅持每一個職務都要向朝廷申請一下。

祝纓發個圓章給祝青君,這任命就算成了,安南內部事務行文通常都只加蓋圓章。

蘇晟除了見證這些升職之外,自己的任務也被調整——經過兩年的時間,新驛路終於過了兩邊對接的時候了。他要率部移防,一是因為建鐵索橋的最請要的建材——鐵——很寶貴,他要率部守護作坊、原料,二是就地營建堡壘、關卡,以守衛安南的北大門。

蘇晟對這個安排非常的滿意,他一點也不想回去!愈發勤勤懇懇,眼看著堡壘一點一點壘起來,鐵索一根一根架起來,橋板一塊一塊鋪上去。

直到最後一塊橋板鋪好,蘇晟排了兩個人探路,對面也派了兩個人迎面而來,雙方都順利抵達對面,互相遞交了一份公文。安南方的公文是請陳放過來說話,對面是陳放向祝纓致意,邀請到邊境會面。

接著是挑著擔子的挑夫、小車等等。

試驗畢,蘇晟也不與對面的官員見面,下令道;“撤橋板!報幕府!請姥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