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苗頭(第2/4頁)

祝纓問了他的名字,問了他礦上的一些情況,發現這個奴隸雖然不識字、只會說吉瑪話,但人卻很聰明。他沒有學過算數,但是識數,他不是頭人指定的監工,卻熟知礦上的一切情況,能夠叫出礦工們的名字、說出他們家裏的情況。

祝纓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於是有了第二次的見面。

非陽格喜這幾天吃得比之前幾十年吃得都好,說話聲音也宏亮了幾分:“咱光有鐵也不夠,還要有碳。”

這個祝纓當然知道,但她不打斷,只是頻頻點頭,示意非陽格喜繼續說下去,間或問一句:“以前碳從哪裏來呢?”

引得非陽格喜繼續說下去。

等到非陽格喜說完,她也了解得差不多了。這個礦,她上次踩點的時候沒來過,不過有聽說,印證一下,差別不大。又詢問了冶煉的事情,非陽格喜也一一回答了。

祝纓想了一下,說:“我派人過去,與你一同管這個礦,怎麽樣?”

非陽格喜開始沒聽明白,怔了一下才不太敢相信地看向祝纓:“我、我,我嗎?”

祝纓點點頭:“就你了。你不識字,不過也不妨事,我讓會寫的人跟著你去。唔,不能把人都累死了,是得叫人喘口氣……”

她的腦子裏很快劃拉出了新方案。且不論要新設的州縣,就是這些礦藏,也都是需要可靠的人打點的。現在哪有這麽多的人可用?當然也有一種解決的方法,就是“外包”,這也不是什麽新鮮的法子,朝廷有時候也會用。就是把某一項事分包給某人,此人只要交足了朝廷需要的,其他的都隨便他去發財。

但是鹽、鐵之類,必得自己手裏握著才能安心。

祝纓當下決定:“誰說原來做奴隸的就不能管礦上的事呢?誰說不識字的就笨呢?你一邊管事兒,一邊學。”

如此一來,她就能省下大量的人手,只要掐住關鍵的位置就行。還能讓新附之地的人,能夠盡快地產生歸屬之感。凡征服一地,最擔心的不是攻占,而是占領之後的反叛。

祝纓溫和地對非陽格喜道:“你的名字我要記下來,給你一份腰牌、印信,以後你有什麽事兒要同我講,就拿這個證明你的身份。”

非陽格喜這名字是真不錯,果真有喜事,他喜出望外,跪下來道:“我一定為您辦好事!”

祝纓為他取了個新名,諧音為楊,叫楊喜。她看楊喜這個人,經歷數十年的搓磨,腦子依然夠用,不識字卻能事情說得清楚明白,便認為此人次來大小會有些成就,多少會有點名氣。

如果自己現在不給他取個名兒,過一陣兒萬一遇到了朝廷心情不好,一翻譯讓他姓“吠”也說不定。微言大義,關系好的時候即使音譯也用美意之字,關系不好了,直接怎麽惡心怎麽叫。

楊喜並不知道她這樣講的意思,但是改名字唄,本也不是什麽大事,“喜”的意思也挺好的,現在確實是處在一件喜事之中。磕頭同意了。

祝纓讓祝青葉領他去做腰牌,自己則開始草擬一些管理的章程。這也算是戶部的長項,包括礦工如何管理,礦石的運輸。她手上也有一處新得的產石碳的礦,不過那裏沒有一個像楊喜這樣能幹的文盲,她不得不多派了幾個人過去幫忙。

兩種礦如何運輸、配合,以後有了更多的礦之後,又要如何協調……她都寫了個大致的方案出來。至於每年上交多少,如何防止私下偷采之類,朝廷針對這些早有經驗,借鑒起來也很容易。

待楊喜的行頭準備好,祝纓又派了兩什的土兵、兩個文書,與楊喜一同到礦上去。

巫雙好奇地問:“姥,他不識字,能行麽?”

祝纓道:“不識字又不是因為笨,只是因為沒學。有些傻子倒是因緣際會讀了幾本書,可終究是個傻子,也不能派出去辦事的。有些聰明人,種種原因不識字,不是他沒這個本事,只因沒這個機會。現在我給他這個機會。以後要更加注意篩選本地能幹之人了。”

巫雙想了想,覺得有理,鄭重地點了點頭。她膽也大,又問起自己能不能不回巫仁那裏了,她想跟在祝青君的尾巴後面,又或者再有礦她也想去幫忙:“我吉瑪話也會一點的,可以西進。我姑那兒不差我一個,只要您不在,她就輕松……唔。”

熊孩子捂住了嘴巴。

祝纓看了她一眼:“輕松啊?你先在我這兒吧!”她這兒也缺人手,否則不能把一群毛孩子這麽使。

巫雙從此與江珍、江寶混在了一起,與她們一起的又有兩個男孩子,也都十五、六,一個父親是祝縣的獵戶,另一個父親是在刺史府裏充個班頭。都跟著祝纓的姓,一人叫祝飛,另一個叫祝沖。

五人一組,先是江珍混了個“伍長”當著,整日裏在營中穿梭。他們的任務極重,因為新兵識字的人極少,他們又分擔了教識字的任務。此外巫雙又要襄助一下開支、倉儲,江珍、江寶不時要被拉去幫忙制藥——虧得大家不知道她倆的家學是驗屍,祝飛、祝沖二人則要不時協助男營的一些事務——林風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