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小巫(第2/4頁)

祝纓先指著江珍等人對祝青葉道:“把她們也安置了。”

江珍往前跨了小半步:“姥~”

“去。”

祝青葉兩只手嗖嗖地薅完一個再薅另一個,將一群少男少女薅去安排住處了。

祝纓對蔣婉道:“詳細說說,這些新兵都各在何處,用了多少,怎麽用的……”

蔣婉道:“祝校尉說,他們還算不得兵,頂多算‘新兵’,還要訓,便只選了五百青壯權作雜役,余下的又不肯散去。校尉說,接下來也需要兵員補充,但這麽填進來也不合用,還得訓練……”

蔣婉將情況介紹個差不多,江珍等人又跟著祝青葉回來了——她們心急,行李往屋子裏一扔,也不安放,就跑了過來。

恰聽到這一句,江珍小聲地問祝青葉:“為什麽這麽安排呢?”

祝纓看了她一眼,江珍往後縮了縮。

祝纓道:“在家時不也見過了麽?咱們練了多久的兵,才讓他們上陣的?”

她開始解說了,江珍等人心中高興,她常聽母親說,祝纓是個極好的人,別人藏著掖著的本領,祝纓都會慷慨地教授。可是她之前與祝纓接觸也不多,祝纓也不常去學校,教課也不多。

現在祝纓開始教了,她忙開始記。

並不是有個身高、年齡和性別,發把刀就算是“兵”了的。得訓,至少得有個紀律,知道聽話,知道進退等等。不是有點人口就算了的,那樣的頂多能拿來打點順風仗,一遇到阻礙就容易潰散。不訓是不行的。

所以,山中頭人,無論哪一族,輕率拉出一隊人馬與朝廷官軍對著幹都是完蛋的命。當年“獠人”與朝廷官員那一場也是如此,朝廷固然消耗極大,但“獠人”遭遇的慘烈程度,也讓山雀嶽父記恨、忌憚到死。

且眼下就多出來四千人了,祝纓當初計算兵力,一縣也就出個五千左右,滿打滿算她只預備了一萬人的補給。現在驟然多出來將近一半,並且可以預見,將來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這些人的補給是一個大問題。

雖然這些人在自己的家裏也要吃飯,但是在家吃飯,和跑到離家幾百裏外吃飯,是不一樣的。這又涉及到運輸、損耗等等問題。

祝青葉不把所有的青壯都滾雪球一樣的帶走沖鋒陷陣,是對的。祝青君、路丹青等人現在也是沒時間停下來訓練新兵的。

接著,祝纓又給她們擴展了一下知識:“所以從來流寇作戰無論初時聲勢有多麽浩大,只要沒有一個地方做根基補充,不出數載,最有經驗的老兵越打越少、多麽勇猛的軍隊都會被消耗殆盡。”

祝纓在上面說,江珍等人在下面記。

祝纓將現狀解釋清楚,處理的方法也就有了:“調林風過來,練兵。祝煉、蔣婉,你們回去西邊,繼續接應青君。”

祝煉問道:“那您這兒呢?”他毫不客氣地說,“我們把才練出來的人手都帶走了,您這兒就剩這些新手了,恐怕是不成的。”

祝纓道:“我調巫仁來。”

府裏就是趙蘇、項樂等人了,應付江政方面的壓力,也能勉強支持。

眾人領命。

……——

祝煉還是不放心,甘縣本來人手就不太多,要分給蔣婉一部分,剩下的他得帶走搭出一個州的框架。能給祝纓剩下多少熟手呢?

他讓蔣婉先走,自己與另一部分人多留幾天:“你先去支應著,我再看看。要是這些孩子還是手生,就將我手上的熟手分一半留下。老家太重要,不能都掏空了,就從我這裏分一些吧。”

蔣婉道:“那你的人手豈不是又不夠了?我這裏還能再勻出兩個人出來。對了,我還遇到兩個很聰明能幹的西卡人,只是不識字,但腦子夠用的,也可以應急。其實,有些事兒要不強求必會寫字,不識字的土人也可以用。”

祝煉道:“道理都懂,但咱們是要將這些都納入戶籍。原本統計就很粗疏了,散落山野的人也不能盡數記載,再連粗疏的都不做,這一片地方還能算是姥的嗎?姥要的,是編戶,是一呼百應。你只管做你的,我分一些熟手,再帶些小崽上路,邊幹邊教。學徒都這麽來的!去吧!”

蔣婉只得帶上丈夫上路。

祝煉則硬住了幾天,直到巫仁前來報到。

祝煉不讓祝纓操心,自己先跑去看一看,為的是有個心理準備。

到了先吃了一驚:“這是?”

巫仁身邊還跟著一個少女,約摸十二、三歲的樣子,與巫仁長得很像,祝煉心道:你偷偷生孩子去了?

一旁林風大大咧咧上來擁抱了一下祝煉,道:“大郎,又見面啦!我又帶了人來了!我們住哪兒?”

祝煉按下了他,道:“聽老師安排。哎,小巫,你這……”

巫仁大大方方地說:“這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