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改變(第2/3頁)

趙蘇微笑道:“也不算太小了,能做些小事了。我只擔心您西進太快,他趕不上這一次的好事兒。”

祝纓道:“這有什麽趕得上趕不上的?與西番接壤,又是什麽輕松的事了麽?你想讓他吃苦頭,有的是機會。”

趙蘇大喜,又提起了接下來的布局安排,秋冬是否要休兵停戰?“可是,如此一來,戰事就會延長,消耗也會變大。江政,咱們暫時可以不理會,時日長了,又恐為他所察覺。如此說來,確實要穩住福祿士紳。”

祝纓道:“不停!輪防。照這麽下去,到明年春天,又可設一州,你、阿煉你們各領一州刺史。到明年末,就要直面普生了,我料西番恐怕會有說法,出手相助也未可知。到時候就要調動朝廷牽制西番了,那會兒我再見江政、邵書新也來得及。你們獲得新身份,就在那時了。”

趙蘇笑道:“到那時,就可為您請冊節度了!”

祝纓道:“回去之後,咱們都要辛苦些,要快把人口遷徙做好。正好秋冬,掏幾個老鼠洞,也好安置他們。”她說的老鼠洞,就是兩族頭人的積蓄,秋收之後,頭人們的儲倉也豐盈了一些,總不能等到明年春天再打,讓頭人們揮霍一個秋冬。

趙蘇道:“是。今年不繳賦稅,手頭也能寬裕一些。姥,那小妹她們?”

祝纓道:“還照原先的安排來。她們母女,一個西進,另一個就不能離開了,有她在,你在外五縣也有個照應。”

“是。”

…………

祝纓在趙蘇家住了三日,顧同等人帶回了顧翁等人,趙家莊園再次熱鬧了起來!

顧翁等人一打照面先問候祝纓的身體,接著小心地探問祝纓臉上的傷。

祝纓道:“進山之後迷上打獵了,山中野獸也多,路上刮傷了。”

顧翁等人一面勸她要愛惜身體:“大夥兒都靠著您。”一面又說自己的子侄都是靠著祝纓,再次道謝。

祝纓道:“做長輩的都是這樣,又不想他吃苦,恨不能什麽都給他們安排好了。又怕他現在不吃些苦頭,日後要吃別人的苦。這不,吃上了。”

顧翁等人都表示了贊同,顧同等人也臉紅不已。

祝纓又對顧翁等人一番安撫,對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希望顧同等人“行萬裏路”,到外面會館做點事、再理解些人情世故:“等我的消息。”

顧翁等人忙問:“大人的意思是?”

祝纓道:“他們先把本事練好,我自有安排。但是他們,得先沉一沉。”

顧翁等人忙拜謝:“都聽大人的。”

祝纓在山外轉了一圈兒,安撫了山外的士紳,又將在五縣走了一圈。阿蘇縣一切如舊,塔朗縣郎錕铻卻帶一點愁色——他舅舅也病了,嶽父家裏也有些小矛盾,母親、妻子都為娘家發愁。

郎錕铻又托祝纓路過兩家的時候幫忙“看一看”,他隱約知道祝纓西進的事兒,不過兒子阿撲又送到了祝纓面前,倒不擔心自己被徹底隔絕在外。

郎睿則十分不舍,拉著祝纓的衣角:“姥!我在家裏也無聊,您看看,沒什麽大事嘛!讓我跟您去吧。”

祝纓道:“誰告訴你家裏沒大事的?眼裏要有活。留在家裏,聽你阿爸的。”

郎睿嘟嘟囔囔的,道:“要是到明年還沒別的事兒,您可得答應我了。小妹她們都在您那兒了,不能獨我一個撇在這裏。”

祝纓想了一下,道:“也好。”

郎睿才重新高興起來。

祝纓一路前行,山雀嶽父家兄弟之間果然不甚和睦。頭人家“分家”與山下的不太一樣,不流行“平分”,但是會給一些財產。清官難斷家務事,祝纓也不打算斷——利益之爭,沒得斷。

在這裏,她還是維持著舊傳統,並且再次保證已經向朝廷申請敕封了,只不過“道路斷絕”連邸報都斷了,所以還沒有回信。一有回信就親自來見證。

將山雀家的兄弟暫時壓了下去。

路果、喜金兩家的情況又有些不同,這二人也都有年紀了,近來生病,寨子裏人心有些浮動。祝纓露面,少不得為他們稍作震懾。

一番連軸轉下來,重新回到山城時,天氣頗涼,人們都換上了夾衣。張仙姑看祝纓回來,嗔道:“這下可算能在家好好準備過年了吧?”

祝纓一面說:“離過年還幾個月呢,在家發黴。”一面命從學校裏叫出十個學生,跟她去當童工,並且點名了江珍、江寶等人。

張仙姑眼巴巴地道:“她們才多大?你又要去打仗啊?帶她們?”

祝纓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擔憂與不舍,忙說:“在縣裏轉轉。跟西邊兒打仗雖然贏了,也死了些人,得給人家個說法兒。我回來了,不能不去看看。”

“不走啊?那行!”張仙姑很快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