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過渡(第2/3頁)

趙蘇看了一回題目,也挑不出什毛病來,將考題又原樣放到案頭,問道:“不知學子們情狀如何,先前一個陶未然,著實令人惱火。要不,去看看?”

祝纓也欣然同意。

此時已到二月,能夠看到消息、趕得及的人已陸續趕到了。這些人裏有男有女,也有福祿縣的、也有吉遠府的,也有更遠一些地方的。一部分人住在客館,另有一些人住在客棧,都緊張地等候考試。

祝纓與趙蘇到了客館門外,遇著周娓從裏面走出來,看到祝纓,她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笑容來。祝纓問道:“你怎麽來了?”

周娓道:“不是您派我去接人進山的麽?”

趙蘇也問了一句:“這些人,都怎麽樣?”

周娓對他還算客氣,答道:“呃,學問麽,我可看不大出來,可京城那些個看著像樣的,幹正事也不太像樣。不過,我看這裏頭有幾位娘子著實不錯。”

祝纓問道:“怎麽說?”

周娓理直氣壯地道:“她們敢拋家別業逃過來!”說著,指著客館的幾個方位,逐一向祝纓介紹,娘子們住在東南角,攏共三間房,幾人拼著住,共有六名女子,加上學校裏的五個,攏共十一人。東北角靠柴房有一間房子,裏面住著一對男女,卻不是女子來考,是男子。

除此之外,應考者就全都是男子了。從遠地而來,首先得開個路引,一般衙門不會給一個女子單獨開這個,沒辦法的人就只能被篩掉。梧州在山中,趕路又要篩掉一部分人。

能到梧州考試的,都比較能活,命還算硬。

周娓問道:“您要看哪個?”

趙蘇笑道:“你這個人,問姥要看哪個,卻只向姥講女子如何如何,並不提士子,好不偏心。”

周娓理所當然地道:“關心士子的人比比皆上,譬如我只少提了一句您就問上了,娘子們可沒有許多人這般惦記,我就只好多為她們記上一記了。”

趙蘇也只笑著搖頭,周娓此人,向來性情執拗,與她爭吵是沒有一個結果也說服不了她的。趙蘇只管問其他士子的籍貫之類,從中又看到一個眼熟的人——福祿縣的老鄉,王九。

趙蘇看了一眼祝纓,見她正在問那一對男女:“你們不像是兄妹,難道是夫妻?”也便小聲問王九:“你怎麽悄沒事地就過來了?也沒遞個拜帖?”

這也是朝廷考試的習慣,考前要先揚個名,四處跑個門路。王九低聲道:“我自家中跑出來的。”

趙蘇看著這個年輕人,一時失語,這個王九今年十九歲了,可算得上是祝纓才到福祿縣之後降生的。自祝纓到福祿,福祿縣的日子就越來越好過,王九的人生也隨著家族的興旺越來越順遂。他與別業裏的護衛們一樣,打小就聽著祝纓的事跡長大。又不幸家中長輩要他以祝纓為榜樣,祝纓回來了,家中長輩還在猶豫,他先跑過來了。

王九問趙蘇:“您看我成不?”

趙蘇低聲道:“莫要亂問,叫人說我徇私舞弊。你憑本事,考就是了!”

王九樂呵呵地道:“好!”

趙蘇不由為這個傻子的父母感到糟心,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祝纓。祝纓的面前,一對年輕男女已經跪了下來,兩個人四行淚,苦兮兮的,儼然一對苦命鴛鴦。走近了就聽到那女子說:“請使君垂憐。”

那男子卻說:“錯都在我!莫怪婉娘!但有罪,我一人領受,與她無關。她一介女流,既不能自作主張,便不該受到責罰。”

趙蘇戳了戳周娓的後背,周娓回過頭來,趙蘇頭問道:“怎麽回事?”

周娓有些無聊地說:“亡命鴛鴦,不肯聽爹娘的話嫁人,就與情郎跑出來了。”她固喜這女子敢於逃跑,卻又對這逃跑還要與情郎一道十分不解——自己掙命就好了,何苦帶上一個累贅?離了男人就不能活了麽?

哪知這女孩子卻十分堅決,與這男子擁在一起,對祝纓道:“大人可也不曾說不收留我們這樣的人,我們已無他處可去,也不敢求大人格外關照,只消容我們片瓦安身。若得考中,他自當盡心竭立,取不中,便是本事不行,我二人請在此安身,種地也罷、做工也罷,不要人白養著。結草銜環,報使君大恩。”

祝纓看了看她的手,忽然問道:“你識字?”

“誒?是。”

“周娓,給她也登記,讓她考試。”

女孩子有些吃驚:“我、我、我?”

祝纓道:“我本來也不限男女。”

女孩子還有一絲遲疑,男子卻面露喜色,先叩了個頭,道:“多謝使君!”又勸女孩子說,“婉娘,你本就比我聰明能幹,現有機會,我們咱們又來此,蒙使君恩德願意收留你我,何不一試?或者,你竟比我更有前途呢?”

婉娘神色猶豫,周娓已擠了上來,道:“這才像話!來,我給你登記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