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凱旋(第2/3頁)

“誒?”陳枚發出疑問。

祝纓道:“哪怕是要把使者往京城送,也得給昆達赤一個回信。你自己要的差使,當然要你去。今時不同往日,上一次兩軍對壘,戰場在將士身上,你一個使者不至於被針對太過,如今議和,戰場在使者身上,一旁有人虎視眈眈,當然要注意安全。”

“哦哦!”陳枚連連點頭,“處境不同了,危險也不同了。”

“行了,都準備去吧。你們仨,要是再自作主張,就不是二十軍棍了,你們的腦袋是暫寄在你們脖子上的。”

三人脖子一縮,老老實實地應了一聲:“是。”

他們三個離開之後,吳沛又湊了一上來,眼巴巴地看著祝纓。祝纓道:“看我做什麽?使者來後,你陪同,這兩天你去找一個合用的通譯。”

“是!”吳沛大聲答應。

…………

五日之後,小冷將軍派了三百人護送著昆達赤的使者到達了幕府。陳枚昂著脖子,身側跟著個吳沛,歪嘴笑著等著老頭兒:“老先生,別來無恙啊!”

當日扒他衣服的不是這個老頭兒,老頭還客氣地攔了一攔,沒攔住,哀聲嘆氣一回也就不再管了。陳枚沒給老頭兒也扒了,還出來迎接,是個有禮貌的年輕人。只是這臉,就沒有特別的真誠了。

通譯把話給翻譯了。

老頭兒作羞愧狀,道:“貴使,慚愧,慚愧。”

陳枚不在轅門與他磨牙,而是說:“節帥正在恭候大駕,請!”

一行人到了大帳,帳前列了兩排戟,老頭兒心裏沒底,半真半假地作受驚狀跟著陳枚進了大帳。帳中兩排坐著不少人,有文有武,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臉上透著一股子生機。

使者行了個禮,擡頭一看祝纓,驚道:“座上莫不是當年的祝大人麽?”

通譯還沒說話,祝纓已經點了點頭:“是我,貴使,好久不見呀!當年,昆達赤還不是番主,為人直率可愛,現在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呢?貴使當年就陪在他身邊,這些年,竟沒有規勸一二嗎?”

使者仍是用番語說:“慚愧,慚愧,竟不能輔佐好我主,致使人主為人所迫,不得不與天-朝為敵。”他又將與小冷將軍說過的話再說了一遍。

祝纓道:“這麽說,國主現在能做主了?”

兩人沒有用通譯,而是各說各的語言,居然能夠聊得來。陳枚扯過通譯,小聲給他翻譯。不但是他,幕府裏被祝纓捎帶過來的楊靜的學生們也是愕然。幾個月來,他們只道祝纓軍政、民政拿手,不想竟然……

那一邊,兩人已經寒暄完了,祝纓先安排使者休息,自己也要往京城去報訊。

使者被請去休息,陳枚好奇地問祝纓:“節帥,您懂番語?”

祝纓道:“我是在鴻臚寺管待過四夷,怎麽能不略懂一點語言?”

是真懂!陳枚半張了嘴,又覺得這樣子有點蠢,忙閉了嘴。祝纓道:“你去管待他,盯緊了。”

“是!包管不叫他瞎打聽!”

幕府的年輕官員們也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節帥居然還會番語”這個消息,祝纓卻不肯讓他們都休息了:“使者既然來了,這場戰事不會拖太久了,你們幾個,有什麽打算?”

幾人面面相覷,都說:“願聽節帥差遣。”

“差遣什麽?回京我就要解節度使之職,你們自然也不能留在幕府了,說說,都有什麽志向?”

幾人推了一個最年長的長口:“為國為民,但聽安排。”

祝纓道:“說實話。”

“想做些實事。”他們說。他們都是在京城受過氣的人,想想京城的遭遇,再看看現在的處境,聰明人便明白了一件事,現在回京城不過也與之前一樣。不如做些實事,既利國利民也是保命自己的資本。

祝纓道:“還不錯,不算辜負楊先生對你們的期望。他前陣子有書信來,拜托我安排你們。我既接了這件事,就不能不管到底。你們呐,如今任一任地方比在京城更踏實。行了,這件事我來安排。”

“但憑吩咐。”

“既然如此,現在就不要閑著了,現在就繼續練練手,去姚使君那裏看他有什麽安排沒有。這些日子你們應該也看出來了,那是個有本事的人,跟過去,能學一點兒是一點兒。”

祝纓的想法,仗打完了,本地有些人會升走,又或調任,空缺就給他們放這兒。這幾個月,已經給他們理順了路子了,不算是猛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知所措會被人坑。

與年輕官員談完,祝纓便著手寫奏本。

這一回走的是最快的驛路,奏本上寫了自己的意見——議和就議和,條件盡量不讓步。因為昆達赤估計還得騰出手來穩定他的後方,也需要和平。己方邊境也需要休養生息,為此,需要有一定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