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難題(第3/5頁)

“遺書呢?”

楊靜道:“京兆府收了去,我當時看過了,是他的親筆無疑。”

其中有兩張帖子,祝纓揀了出來,問道:“這是他的同學嗎?”

楊靜道:“是。”

他的聲音有些艱澀,補充了一句:“三個人都是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只是……”

嶽桓道:“只是異想天開,胡說八道!哼,他們的想法要是對的,冼、霍之輩早就是名臣了!”

說著,他又覺得這話有點不對,補充了一句:“當年王相公可不是他們這樣。”

王叔亮苦笑道:“莫要多心,家父在世時也是很敬重劉叔父的。如何二位不在京城,就鬧得這般……本該同心協力的人,竟針鋒相對了起來,又耽誤了一條性命。”

嶽桓問祝纓:“如今看了看過了,你有什麽想法麽?”

祝纓道:“查一查這兩個活著的人,日常都與什麽人交往,看是不是有人攛掇慫恿。”

楊靜道:“子璋你對我說實話,他是自殺的,是不是?”

嶽、王都看著祝纓,嶽桓頻頻使眼色,楊靜道:“你做什麽怪樣子?”嶽桓老臉一紅。

祝纓道:“倒也不是沒辦法。”

嶽桓精神一振:“什麽辦法?”

“我還要再想想,總之,都先穩住。今天,就先到這裏吧,把門鎖好,咱們走。”

離了宿舍,祝纓也不再與他們同行,嶽桓卻追了上來。祝纓奇道:“您這是?”

嶽桓板著臉,問道:“你對我說實話,究竟是不是自殺?咱們也好有個應對。”

“恐怕有人慫恿。”

“那就是自殺了。遺書也是真的,對不對?莫說別人慫恿,他讀聖賢書,這麽老大的一個人,自己沒腦子嗎?拋下父母是為不孝,又陷師長於不義,有人慫恿也是他自己的選擇!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你要想什麽辦法?不要告訴我,你要找一個人,讓他承認受了誰的指使設局行兇!”

祝纓詫異地看著嶽桓,一陣冷風吹過,燈籠在風中搖晃。

嶽桓道:“今天早上,我……”

他才見過鄭熹,鄭熹很輕松地對他說了這麽個辦法,並且保證能夠辦好。鄭熹如果出手,這口黑鍋就得扣在冼敬等人的頭上了。拿出一條人命來,反咬冼黨一口,對鄭熹而言是很劃算的。

但是鄭熹說他不大好做,因為涉及到學術之爭,所以需要一個懂這些的人給死士編一套說辭。嶽桓願意幫忙也行,不過最好是楊靜能夠出手把內容編得天衣無縫,免得被人看出破綻。畢竟冼敬等人還盯著,裴談也是個有學問的人。

嶽桓一整天的心情都糟糕透了!他也收點小禮,禮尚往來嘛!也推薦一些親朋友好友,為國進賢嘛!但是這樣坑害人命,他還是做不來的。

祝纓來的時候,他是抱著希望的,特別希望祝纓能夠查出來,是真的有這以一個人害了學生,劍指楊靜。但是剛才在宿舍裏,他的心都涼了。

他雖是個文士,城府不夠深沉,但這件事他還是看得比較分明的。在場的都是可靠之人,以祝纓的立場、為人,如果有綹,早就說出來了。不說,就是自殺,自殺者的遺書寫的就是死因。

那就是楊靜逼死了學生。

楊靜能夠扛住其他的所有的事,卻扛不住“逼死學生”的罪過,他是驕傲的、對學生有感情的。

嶽桓道:“我們,絕不想你做這樣的事。我見不得這樣的事,他也見不得。你,與二郎的父親,是不一樣的。以往有些事,可謂和光同塵,如今,不要臟了手。”

祝纓道:“您不太了解我……”

嶽桓道:“你老老實實地走正途!莫要自我感動才好!”

祝纓笑道:“你這是怎麽了?又想到哪裏去了?我會把另兩個學生的事告知京兆、大理的,往好處想,如果真的有人背後弄鬼呢?言語可殺人呐!”

嶽桓認真地警告:“莫要弄鬼!劉叔父離京前對我說,要是你弄險,就讓我告訴你:老實點。”

祝纓張了張口。

嶽桓打了個噴嚏:“回家吧。”

…………

祝纓第二天早朝後便叫來了趙振,趙振是大理寺的人,讓他設法提醒裴談。京兆府姚臻那裏,則是讓京兆府裏的差役們稟報姚臻。她則讓祝晴天去查訪那兩個學生。

三管齊下,數日之後的反饋竟是——另兩個學生也是仕途無望的。

三人家世都不甚好,一旦路子不對、不得師長喜愛,出仕就很困難了。他們的家庭並不富裕,全家的希望都在他們的身上,一旦不能成功出仕,養家糊口都很是困難。雖然官員的清苦與百姓的貧苦不是一個苦,但是對比周圍,他們就算是很苦了。

他們三個在學校外面也有幾個朋友,順藤摸瓜,也都是一派的想法,“這輩子做不了官”對他們的打擊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人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