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調整(第2/4頁)

講完了就能吃飯了。

三人都露出輕松的神情來,郎睿膽子最大,問祝纓:“阿翁,聽說君子六藝,現在不講究駕車了,那騎馬呢?!”

祝纓笑道:“忘不了,後天休沐日,隨我去挑馬,你們一人一匹。”

三人都歡呼了起來。

地形的關系,郎睿等人要梧州雖然不缺馬騎,但是聽到林風講縱橫馳騁,還是心向往之的。

祝纓自北地歸來之後,將牧場也擴大了一些,內中有不少良駒。如今倒不必有一個鄭侯來送她好馬,她自己反而能送人了。

吃過了飯,祝纓又見了一些登門拜訪的客人。到宵禁前,客人陸續離開,祝纓卻帶著胡師姐、蘇喆出府去。

……——

宵禁之後的京城,出了坊門就是一片寂靜,路上遇到一隊衙役沖了過來:“什麽人!”

胡師姐上前亮出了牌子,衙役一看牌子的形狀就先把板著的臉放松了,再看是胡師姐:“胡娘子!”

祝纓常跑京兆府,衙役連她的隨從都認得了。

寒暄兩句,一隊人往路邊一讓,祝纓對他們點點頭,帶著二人策馬而去。

路上人少,三人一路疾馳,蘇喆發現路越來越熟,最後竟停在了楊靜府前。

祝纓跳下馬來,胡師姐上前拍門。楊府門房沒料到這個時候還會有客人,猶豫而吃驚地問:“誰?!”

蘇喆蹦到門前:“齊翁?是我!”

“咦?”

門被開了一道縫兒,門房老齊將手中燈籠一照:“蘇娘子?您怎麽這個時候過來啦?出什麽事啦?快進來!”

“莫驚,我陪阿翁來的。”

“誒?”老齊將燈籠又一照,“哎喲……”

祝纓問道:“楊先生在麽?”

“在、在。”老齊一邊推著一個小廝,“去看好大人的馬。”一面執著燈籠給祝纓引路。

楊靜此時也還沒有睡下,老齊將她們引到了楊靜的書房外面,通報了祝纓的到來。楊靜也沒有戴帽子,一身儒服,正在寫信。聞言放下了手中筆,親自迎了出去:“子璋如何親來?”

蘇喆有事,自己來就行了,祝纓過來,楊靜直覺得是有別的事兒。

祝纓笑著進去,楊靜示意請坐,兩人對坐,蘇喆乖巧地坐在了下手。楊靜等茶上來之後,才說:“你來得巧,才收到老師的信。”

“哦?他老人家又去哪裏逍遙了?”

“既是逍遙,哪有定所?”楊靜說,“所行多處,有誇有罵,我才看到他又去了北地,說北地百姓很懷念子璋呀!”

祝纓問道:“北地可還行?”

“說是不錯。”

祝纓點了點頭:“信且慢看,今日我來是有一件事要與先生商議的。”

“何事?”

祝纓道:“國子監,你還預備怎麽弄?還要花多少錢?怎麽花?”

楊靜將上半身往後一扯,警惕地問:“怎麽?朝廷要在這上頭克扣了嗎?冊封後宮少花一點,就夠給貧寒士子多供些柴炭了!我可正要給老師寫回信呢!”

祝纓做了個制止的手勢:“我什麽時候克扣過你了?後宮的事兒,陛下初登大寶,這第一遭,得看得下去。往後他想奢侈,我也是不能夠答應的。”

楊靜放心了,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要多少,咱們合計一下,我先給你撥了。”

楊靜嚴肅了起來:“你是遇到什麽事了嗎?這麽著急,還只帶了兩個女娘過來。說!是有什麽危險嗎?說出來,一起想辦法。萬事自己扛,給人留好處,是想叫別人愧疚嗎?你不是這樣無聊的人吧?”

祝纓哭笑不得:“想到哪裏去了?我要為你做事,必要你記著恩情的!”

“那是戶部?”

祝纓道:“別瞎猜了,趁著手上有,先撥給你。”

今天政事堂找她聊天兒,她就覺得這個戶部自己可能呆不久了。政事堂難得有意見一致要幹一件的時候,他們意見一旦一致,就能決定幾乎天下所有的事。自己能拖到把各地的情況摸清,已經算是他們讓步了。

雖然不知道除了京兆還會調她幹什麽,但是她得先把一些事情給安排好。

其中一條就是楊靜在幹的事,這個事戳好些人的肺管子,從錢財上卡是個挺有效的手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楊靜只能說初見成效,接下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祝纓希望能抓緊時間,先把錢糧撥給楊靜,等自己離開戶部了,楊靜也能支持一段時間,直到迎來轉機。

她自己也有一個預算,從袖子裏抽出一張紙來:“先生看看,這樣行不行?”

楊靜狐疑地拿過來一看:“哎喲!”不少。

他更懷疑了:“你把話說清楚!不然我這拿得不安心。”

祝纓道:“不能說。但對我,應該不是壞事。還望見諒。你只管安心拿著。”

楊靜直勾勾地看著祝纓,祝纓一派坦然地看著他,楊靜看了半天,氣道:“忘了,你又不是學堂裏的毛孩子!”要是他的學生,看一眼能讓學生直接跪了,祝纓只是看著年輕一些,並不是真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