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開局(第2/4頁)

杜世恩急忙說:“已經去宣溫嶽了。”

一個重頭戲是要把開府在外的親王、郡王召進宮裏來!尤其是太子的兩個弟弟!

陳萌又特意強調:“衛王也要召進來!”

太子嘆了口氣:“衛王……”

陳萌道:“有辦法安置他,莫急。”

“好。”

祝纓一直安靜站著,分了一瞥目光給穆皇後。穆皇後正在急切地詢問她所召之人為什麽還沒來。

太子與陳萌說了一陣,又問祝纓:“尚書以為如何?”

祝纓道:“聽丞相的。您是太子,現在應該穩住,萬不可畫蛇添足。”太子表現得太多,容易犯忌諱。

太子心中一震,點了點頭,道:“你也這麽想麽?”

祝纓沒有回答,她說:“此外,臣請將施、鄭二位相公再召進宮裏來。施相公自不必說,這個時候他能壓陣。鄭相公處事的手段,殿下現在也還用得著。”

太子有點猶豫,陳萌道:“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要穩。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他與祝纓對望一眼,不是二人有多麽喜歡鄭熹,而是此時鄭熹顯然很適合幫忙做一些事。還有施鯤,也是需要暫時請出來的。

太子道:“他孝期未滿。”

祝纓道:“事急從權,行事要快要準。”

新舊交替是個要緊的時候,許多人都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站錯隊又或者反應錯了就此失勢的。前朝老臣又如何?不得新君之心,照樣要被排斥。但是相應的,如果在這個時候新君不妥善處理與老臣的關系,也夠新君喝一壺的。

祝纓的想法,甭管接下來如何,現在得先穩著,穩到太子登基。

她看看床上的皇帝,再看看眼前的太子,權衡一下,覺得對現在的國家而言,還是按部就班地換皇帝更好一些。如果皇帝又醒了,才是個麻煩。他早點死,還能少糟蹋天下幾年。

皇帝在位這幾年,也沒養出個能幹的丞相,這個時候還矯情個屁!不得有人主持大局麽?

太子才下定決心:“請吧!”

使者匆匆往鄭府去,溫嶽也趕了過來。他是皇帝召的,但皇帝已經昏死過去了,他便向皇後稟報:“臣奉詔而來。”

穆皇後道:“陛下信任你們,你們可要守好宮城啊!”

“是!”溫嶽幹脆地答道。

太子問道:“外面還太平嗎?”

溫嶽道:“一切如常。”

接下來,整個大殿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之中。陳萌吐出一口濁氣,穆皇後緊張得左右觀望,太子看看祝纓。

祝纓還如同上一次一般,沒有過多的表示——皇帝臉上籠著一層死氣,是差不多了。

她對醫標術並不精通,但是打小病鬼見得著實不少,皇帝這個樣子,是回天乏術了。

她察覺到了太子的目光,問道:“殿下,東宮那裏可還好?”

太子道:“讓他們閉門不出了。”

陳萌又提醒了一句:“要穩住。”

接著,又安靜了下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很久也許只是瞬間,竇朋、李丞相也到了。竇朋一臉焦急之色,李丞相涕泗滂沱。所有人中,竟是李丞相最動情難過的。

穆皇後又催問了一遍自己的娘家人,一個小宦官踉蹌著跑了進來:“娘娘,穆成周喝醉了,騎不得馬,摔了下來……”

穆皇後氣得大罵:“不爭氣的東西!我這輩子是用不上他了!”

太子忙勸皇後息怒。

然後,冼敬來了。

接著,鄭熹、施鯤等人又陸續到了。鄭熹與祝纓對望了一眼,旋即去見太子。

太子對鄭熹道:“若非緊急,實不該勞動相公。”

鄭熹則說自己是責無旁貸。

所有人裏祝纓的地位最低,她也最沉默,看著這些人安排事務。都是幾年前幹過一回的,都不難。且如今也沒有一個魯王黨搗亂,比上一次要順利得多。

鄭熹與冼敬的目光一碰,旋即散開。鄭熹道:“陳相公說得很對,就照這樣辦。咱們先輪值吧,東宮情形如何?”

冼敬猶豫了一下,狠一狠心,道:“我回去看看。”

太子道:“拜托。”

祝纓心道:錯了,無論什麽時候,皇帝第一。現在的東宮裏沒有太子,你去幹嘛?

……——

丞相們也分工好了,祝纓在這裏就有一點突兀,皇帝召她來的,不能就走了,留在這裏又顯得不好歸類。

虧得她臉皮厚,還站得住。

站不多會兒,齊王等人哭著過來了,穆皇後冷靜一下來,喝道:“你們父親還好好的,哭什麽?!”

齊王才默默抹淚。

接著衛王也到了,急切地問:“陛下如何了?”

穆皇後道:“仍在診治。”說完,閉上眼睛坐在床沿上,摸著腕子上的一枚鐲子,誰也不搭理了。心裏把穆成周罵了個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