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召回(第3/4頁)

“現在呢?”

“昨天又露面了,時間很短。”

祝纓道:“那就好、那就好。”

兩人交換了眼色,都想到了先帝駕崩時的光景。祝纓心裏全是不樂:多少人的心血,你們一個就是不死,一個突然要死,誤了多少事。

城門到了,兩人住了口,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祝纓直接進宮面聖,從宮門到殿上,一路都有人點頭示好,但他們都不太敢笑。

祝纓邁上大殿的台階,看了一眼侍立的禁軍、宦官,禁軍她不能盡數了解,但是皇帝親衛還是都認識的,皇帝身邊的宦官也都是熟臉——皇帝的近侍沒有被替換,問題不大。

她進了殿,適應了光線,舞拜。

皇帝賜了坐,祝纓聽他的聲音有些虛弱,謝座坐下。

“看到你來,我就放心啦!”皇帝說。

他的氣息有些微弱,白發也多了許多,眼袋特別的大。祝纓道:“陛下怎麽變成這樣了?”

皇帝不想談這個話題,而是說:“你這一路奔波,辛苦啦。”

祝纓忙表了一回忠心,說自己聽說皇帝病了,“五內俱焚”不敢說辛苦,現在看到皇帝痊愈了,才勉強放心。請皇帝“保重”,因為“北地漸平”,順勢簡要說了些北地的情況。

皇帝卻不太關心的樣子,聽說一句“太平”,便擺了擺手:“知道了。”

杜世恩覷了個空兒,低聲勸道:“陛下,該吃藥了……”

祝纓便辭出去,皇帝道:“不要走遠!”

“是。”

皇帝又想了一下,還是不放心,道:“卿有功!當賞!”

皇帝很快下令,爵祿之類的先放一放,先賜給祝纓一處離皇城很近的房子,近到步行上朝都不會遲到。

皇帝欲言又止,他突然病倒,自己也驚慌得不行,一醒就想著如何應對。思來想去,覺得現在的祝纓與先帝的劉松年比較像,這讓皇帝安心。以皇帝的心意,祝纓頂好能值宿宮中,但是這不太合規矩。只好退而求其次。

祝纓謝了恩,看杜世恩服侍皇帝吃了藥休息,才往政事堂去。

政事堂裏只剩下竇朋一人。

祝纓不動聲色,先拜見竇朋。竇朋唇上的水泡突破胡須的覆蓋冒了出來,他說:“終於回來了。北地自在,不思京城了嗎?”

祝纓向他說了北地的事,竇朋道:“你的奏本我這裏都看了,你辦事,再沒有人不放心的。你收拾收拾,早日就回來上朝吧!”

祝纓道:“呃?是。”

竇朋懨懨地看了她一眼,道:“接下來可就不得閑了!冷侯能有假,你是沒有的!”

“怎……”她本不想問的,可是這裏既不見王雲鶴,又不見鄭熹,就不對味兒。

竇朋道:“王相公又病了,鄭相公……今天早朝遞的丁憂的奏本。”

“啊?不是,怎麽這麽突然?”

竇朋道:“他早就該丁憂了,當時是為了北地戰事,如今你們都回來了,他當然要丁憂啦!從冷侯回來就有人上本,督促他早早回去守孝。他一走,壓不住那些鬼。”

鄭熹在的時候,不但能夠壓一壓冼敬等人,還能壓一壓鄭奕等人不要瞎跳。鄭熹一旦不在朝上,不能及時壓制,由著鄭奕、冷雲等人發揮,竇朋簡直不敢想象那是什麽局面!

王雲鶴,同理。老頭兒一病,不能上朝,就有人上躥下跳,讓鄭熹也滾回家守孝。

你一拳我一腳的,什麽時候是個頭?

祝纓道:“那我先去王相公府上探病。”

“可別被打出來才好。”竇朋小有不滿,王雲鶴一病,冼敬等人因不安而躁動,可沒少給他惹麻煩。

祝纓道:“您說笑了。”

兩人說話的時候都沒什麽笑意,祝纓看竇朋不想多說話的樣子,也識相地辭了出來。

秋高氣爽,藍藍的天,造物完全感受不到世人的愁苦。

祝纓動了動脖子,擡腳往大理寺走去。

大理寺消息靈通的已經知道她回來了!施季行率眾迎接,笑稱“節帥”。

祝纓道:“回來就解職啦!你不厚道,拿我開玩笑。”

施季行笑道:“是高興!您回來了,咱們就有主心骨了!”

大理寺上下都高興,祝纓不在的時候皇帝突然疾病,他們一時沒了主意。原本,祝纓離開兩年,大理寺雖然不如她在時,但是施季行也很能幹,一切運轉正常,施季行也自認完全可以勝任。

直到皇帝突然病倒。大理寺上下看著他,施季行第一反應是回家詢問父親怎麽辦。施季行才發現自己缺在哪兒。

這節骨眼上,祝纓回來了,施季行也是松了一口氣。

祝纓先不問公務,與眾人寒暄一番,告訴大家明天就回來上朝,眾人便也不急著向她訴說了。

祝纓接著去鴻臚寺,當面告訴冷雲有關胡人的事物概況,掏出幾張紙來:“這個一定要多看幾遍,記熟了。朝上他們要是問起來,也好有得說。”